...检查。如仍为阴性,每3年再检查l次,但期间每年需作大便潜血检查。低危险组腺瘤在切除腺瘤后1年复查,如阴性可每隔3年检查1次,共2次,然后每隔5年检查1次。但在随访时间,每年须作大便潜血试验。复查中一旦发现息肉即行内镜摘除。...
...西医治疗 (一)治疗 小肠良性肿瘤可引起出血、套叠等并发症,且无组织学检查,难以肯定其性质,所以均应外科手术切除。较小肿瘤可连同周围肠壁作局部切除,多数需作局部肠切除,对端吻合。 小肠恶性肿瘤手术需对病变肠段及区域淋巴结作较广泛的切除吻合...
...病因不明,尚未发现有遗传因素,有人认为可能与小肠缺乏迟发型免疫反应有关。病理上胃肠道有明显的粘膜炎性反应,以胃和小肠最为明显。息肉十二指肠最多见。回肠末端也较多,息肉直径可由数毫米到3厘米不等,差异较大。多数学者认为所见息肉属青年型错构瘤...
...1.什么是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指发生在直肠粘膜上的新生物,发病原因不很清楚,一般认为由粪便慢性刺激引起,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单发性居多,多发性的占少数。息肉是人体组织上多余的肿块,约占消化道肿瘤的50~70%。直肠息肉多数是带蒂的圆形或...
...;均可引起梗阻或穿孔;临床病程均较隐匿;均可引起出血。但憩室炎腹痛较剧烈,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结肠癌出血是潜血阳性或少量出血,而憩室病出血可少量、中等量或大量出血。约有20%的憩室病人合并有息肉或肿瘤。Boulos等报道23%的憩室病人...
...主要诊断依据包括: 1.以腹泻、腹痛为主的消化道症状和外胚层异常表现。 2.X线钡剂消化道造影发现多发性息肉影像。 3.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弥漫性多发息肉。...
...诊断 腺瘤是大肠粘膜上皮组织向肠腔的突出物,外观略呈红色,东藉此可与呈灰白色的增生性息肉鉴别。但即使是有经验的内镜医生确诊亦不超过70%,对于直径在0.5cm以下的腺瘤或>0.5cm以上的增生性息肉,极易发生误诊。 鉴别 主要与大肠非...
...本病应与遗传性胃肠道息肉病伴粘膜皮肤色素沉着征(Peutz-Jegher综合征)、遗传性结肠息肉综合征(Canada综合征)、Turcot综合征、Gardner综合征等胃肠道息肉病相鉴别,这些疾病均不伴有外胚层异常改变,有助于鉴别。...
...腹痛,休克,便血者要立即想到动脉瘤破裂。黄疸,发热及腹痛者伴消化道出血时,胆道源性出血不能除外,常见于胆管结石或胆管蛔虫症。 2.特殊诊断方法 近年来道出血的临床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除沿用传统方法一-X线钡餐或久灌检查之外,内镜检查已普遍...
...处理步骤 内镜下止血治疗是下消化道出血的道选方法。局部喷洒5%孟氏液、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复合物。也可作电凝、激光治疗。 (五)手术处理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采取非手术治疗如输血、药物止血、三腔客、硬化剂及栓塞仍不能控制出血者,应作紧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