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_【中医宝典】

...实用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的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我老牛学,多了多余,少了不够,看下去就知了。 1、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看,多简便]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28.html

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其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日人迎,右日气口”。是以寸口的关前一分之处分别为人迎与气口。并仿《黄帝内经》“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之意,以左之人迎外感之变,以右之气口内伤之变。此法自东垣侣用之后大行于世,对产生了很大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4.html

小儿基础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布局,小儿脉息至数等等,各持已见,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日:“凡小儿,既其言语不通,尤当以为主,而参以形色、声音则万无一失。”足见小儿诊法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年龄与至数 小儿的年龄与脉搏的至数有直接的关系,故持之道,必先明小儿年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0.html

华氏一神奇的诊断学_【中医宝典】

...一提及中医,天下闻名,诊脉高手为百姓所称颂。古代中国只有中医,所以名医圣手比比皆是,而随着近代西洋医学的涌入,以及医学教育体制的影响,中医近几十年来逐渐下滑,这其中有中医自身的问题 如中药剂型类别少,使用不方便;中医外科急救不发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4.html

清末民初一代大家张锡纯传记_【中医宝典】

...(1860—1933) 张锡纯,近代中西汇通医家。反对崇古泥古,固步自封,并崇尚实验。毕生从事临床与研究著述,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六期。 1933年 创办中医函授学院。 1933年9月 卒于天津。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93.html

几个靠确诊的病案分析_【中医宝典】

...中医看病,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在辨证论治中又以四八纲为要目,四八纲中又以四为前提,由四才能识八纲。在望闻问切四中,虽然排在最后,但它是诸病源候论》“三尸虫”理论的临床应用。主要著作有《明清临证医话精选》,论文“贵在传承,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4.html

要领之察独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对此推崇备至,认为:“此独字,即医中精一之义。家纲领莫切于此”。 正常情况下,两手六部的至数与力度处于相互平衡与协调状态,如刘河间所云:“不得独浮沉,独大小,独盛衰,独阴阳。须沉中有浮,浮中有沉,小中有大,大中有小,盛中有衰,衰中有盛,...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1.html

经络与色学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对色的提出始于《内经》,《内经》有“色诊法”、“色尺诊法”的提出,虽然《内经》对色、各有专门论述,并且亦有四的专论,但《内经》既然以经络为特点,在经络中色诊和又为主要内容,因此色诊与的关系相当密切,往往相提并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9.html

总论_《古今名医汇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罗东逸曰∶经云∶微妙在,不可不察。古今察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之诊法甚详,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病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道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盖由不知为胃气之本源,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mingyihuicui/631-6-14.html

指法之其他指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除了上述常用指法外,尚有一些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指法。如《重订家直诀》中即载有“侧指法、挽指法、辗转指法、俯仰指法”等等,并一一作了说明。 其曰:“病者气口处骨肉不平,须用侧指法;病者不能平臂而侧置,须用挽指法;俯仰者,三指轻重相畸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6.html

共找到78,6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