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余编(上)-卷之八十六 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学传曰∶孝、弟、慈三者,修身齐家治国之本也。夫孝以事亲,移于君为忠,于长为弟,于幼为慈,于众人则仁也,莫不总于斯道斯理,扩而充之者也。夫子答孟武伯之问∶孝父母惟其疾之忧。故曰∶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也。此予...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02-0.html

老子他说第十章:为政治国的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岂不是有意刁难,故弄玄虚吗? 其实,这句话的内涵,在老子本书第七十一章的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 如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序_南史演义

...心,则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胥于是乎在。宁可执‘金粉’两字概之耶?且圣人删,不废,亦以示劝惩之意。是书之作,亦犹是而已矣。况荒淫侈靡之事,正史亦并载之,其能尽弃之否耶?” 或无以应,乃书之以弁于简端。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9456.html

景公问治国之患晏子对以佞人谗夫在君侧(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外篇_史书_【文学360】

...景公问治国之患晏子对以佞人谗夫在君侧 1、景公问治国之患晏子对以佞人谗夫在君侧:景公问晏子曰:“治国之患亦有常乎?”对曰:“佞人谗夫之在君侧者,好恶良臣,而行与小人,此国之长患也。” 2、景公问治国之患晏子对以佞人谗夫在君侧:公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536.html

大学·第六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盖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

http://wenxue360.com/guji/3042.html

世范卷上 睦亲·对待家人宜公心_袁氏世范

...私人那里支取,该公家出钱的就从大家的财物中支取。每个人都能分到相同的东西,即便是果实之类的小东西,价值不过数十文钱,也同样公平分配,那么有什么值得争论的呢? 「评析」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丈夫当从修养身心开始,以天下为己任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966.html

老子思想与治国之道_道家_【文学360】

...我们不必过分的强调这个图景,把它作为老子的真实理想。老子是相当现实的,上面两句话都是比较实际的对执政理性的诉求。有人把老子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认为治国根本就是要什么都不做。这样理解我们不能说完全错,但也应该承认,老子书中的某些话很容易让我们...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2.html

儒家思想的五大缺点(不可取之处)_儒家_【文学360】

...缺点一:以期盼明君来麻痹人民 大学里有这么一段: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后人简述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于当权者而言,如果其权力来源不是来自人民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784.html

唐文在线阅读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清代严可均所辑,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全宋文全齐文全梁文全陈文全后魏文全北齐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唐文,共收录唐以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45.html

第二十六回 靖松封书谢故人 太宗赐爵酬将士_木兰奇女传

...木兰又问曰:“太夫子之言仁与性,可谓至矣。而大学教人则曰:致知格物,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者相循,互为体用,究竟以何者为?吴大杲曰:“物有本末,当先正其心,知止而后能得也。事有终始,当先修其身,明德而后能新民也。譬之易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1713.html

共找到889,12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