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两者,本表里之同病,似若皆以外感为言也,而实有未必尽然者,正以外内俱伤,便是两。今见有少阴先溃于内,而太阳继之于外者,即纵情肆欲之两也;太阴受伤于里,而阳明重感于者,即劳倦竭力,饮食不调之两也;厥阴气逆于脏,少阳病于腑者,即七情...

http://qihuangzhishu.com/472/179.htm

湿化则气亦化——三仁汤小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患者赵某,男,58岁。2周前发热,经静脉滴注抗生素9天,发热控制,但仍周身不适,影响工作,于2010年12月8日邀余至家诊治。诊见:自觉周身困乏无力,晨起口苦,口唇干燥,口内欠清爽,痰黏胸闷,咽喉不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982.html

《一得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药论 推摩法论 治小儿用药宜轻论 方药针灸按摩薄帖熏蒸各有所宜论 补药不宜轻服论 德以治身药以治病论 辨术者太素脉论 脉有可凭不可凭论 答何勉亭孝廉书附论令正血蛊痰喘危症因由 卷中医案 郑姓子哮吼症治验 陈姓妇喘暴脱症治验 喘治验 ...

http://qihuangzhishu.com/829/index.htm

傅德华医案——脾疳夹痢,中夹实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6次。 【查体】 体温38℃精神委靡,两眼凹陷,肌肉消瘦,肛门红,舌红,苔薄,脉弱,针四缝穴液多。 【诊断】 营养不良(中医:疳病)。 【辨证】 脾疳挟痢,中夹实。 【治法】 健脾扶正,佐以清热燥湿,行气。- 【方药】 杞地异功散加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92.html

中医研究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脾虚肝亢 杨思澍医案——心脾两 养生乱象 英国中药在“商”与“医”之间 治疗异位性皮炎 中医有特效 中国中风发病升高 每二十一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 中药急性毒性反应 中药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与审查需谨慎 中医的五与六 中医对胎停育原因的认识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yanjiu-730-1.html

_《景岳全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钱祯曰∶两者,本表里之同病,似若皆以外感为言也,而实有未必尽然者,正以外内俱伤,便是两。今见有少阴先溃于内,而太阳继之于外者,即纵情肆欲之两也。太阴受伤于里,而阳明重感于者,即劳倦竭力,饮食不调之两也。厥阴气逆于脏,少阳病于腑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24/65.htm

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宗金鉴》)伤寒既愈复热者,其故有四∶或以邪气方散,胃气未清,因而过食者,是为食;或以邪方解,原不甚,有过慎者,辄加温补,是误补而复。若此二者,所谓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致卫气闭,阳邪聚而然。仍宜汗也。又或新病方瘳,失于调摄,或劳伤...

http://qihuangzhishu.com/472/181.htm

里实_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表里虚实错杂的一种表现。有因患者平素卫气不足,邪后邪热内结而致;或因表证治疗失当而致。表现为既有恶风、汗出、身热等虚证,又见腹痛、便秘等里实证。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iaoxulishi-19.html

诗书世其家岐黄游其艺——王式钰和他的《东皋草堂医案》_【中医宝典】

...《东皋草堂医案》是清代苏州医学家王式钰独撰的一部临床医案。案前署:雷溪程郊倩先生鉴,古吴王式钰仲坚著(旧字翔千),同学朱元度月思校。未具刻坊及刊刻人,也没见有刊行年代的标记,从书中内容推测,应该是清朝康熙时代,约为1722年。现代存孤本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76.html

一妇妙龄风寒致成鼻渊_《孙文垣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妇,时方妙龄,风寒致成鼻渊。流清涕不止,便觉头运,两太阳常作疼,且多喷嚏,脉之两寸洪大,用秦艽、酒芩、桑白皮、马兜铃各八分,白芍一钱,滑石、石膏各二钱,枳壳、蔓荆子各五分,甘草三分,四帖涕止病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sunwenyuanyian/668-7-47.html

共找到196,7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