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细菌质膜上形成跨膜离子通道,从而使细菌不能保持其正常渗透压而死亡,细菌将难以对其产生耐药性。 ■合成抗菌药物 花样翻新 近年来各国上市了十几种新喹诺酮类抗菌药。与过去的第三代品种相比,或在抗菌作用或在药代动力学性能等方面有所改善。新近...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为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其化学结构与其它氟诺喹酮类药物有明显不同,8位碳原子引入了甲氧基团。在保留原有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抗菌活性的同时,这一基团增强了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非典型病原菌和厌氧菌的...
...次。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及克雷伯菌敏感率在80%以上。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呋啁妥因对D群肠球菌100%敏感。用法,前2者1~2,每6时1次;后者0.1g,日3次。真菌感染用酮康唑0.2g,日3次。或氟康唑50mg,日2次。 ...
...大、用药时间长,可能造成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炎,甚至死亡;三是氯霉素类。这类药现在临床使用很少,儿童使用这类药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使儿童肝功能严重衰竭;四是奎诺酮类药。氟诺沙星、环丙沙星这类成人普及的药物,建议儿童基本不用或...
...利福平等则仍可在粪便中排出相当的浓度。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某些磺胺药、氟喹诺酮类等应用后有一定浓度的药物进入前列腺中;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磷霉素、某些氯喹诺酮类等在骨组织中有较高的浓度。磺胺药和大部分抗生素、氟嗪酸、氟啶酸等主要由肾脏...
...Q、CGP7074CGP27557等新型长效抗结核药物。 ■氟喹诺酮类药物 由于结核杆菌暴露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自发突变率很低,约为1/106~1/107,同时,此类药与其它抗结核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并具有体内分布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链球菌、流感杆菌等。这些细菌对于传统的一线抗菌药(如阿莫西林、四环素、增效磺胺甲基异�唑)有耐药性,故许多学者都推荐合用二线药(如头孢菌素类)、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使用这些药物的最佳时间长短尚不完全明确,但一般可用3~14天。 ■氧...
...喹诺酮类quinolones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DNA gyrase)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目前发展迅速,临床广为使用。...
...7.1%,56~75岁组高达19.86%。 Kahan等认为,在治疗绝经后女性泌尿系感染时,临床医师应选择喹诺酮类药之外的其他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同时应常规监测抗生素的使用模式和尿道病原菌耐药率。 ...
...氟西汀(fluoxetine)又名百忧解,为非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药理作用是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释放的5-羟色胺的再摄取,故又称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氟西汀除了用于治疗抑郁症外,对临床常见的惊恐发作、强迫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