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热经迟_《景岳全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血热者经期常早,此营血流利及未甚亏者多有之。其有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治宜清火滋阴,以加味四物汤、加减一阴煎、滋阴八味丸之类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24/259.htm

青年女性也须防肾虚气虚_【中医宝典】

...肾虚本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病,但由于生活节奏、工作压力和环境等等方面的原因,青年女性也开始出现了肾虚、气虚等症状。近来,本报接到一名李姓女士打来的电话,称一段时间以来,感觉自己衰老得特别快,皱纹增多、脸色暗黄,还常常感到疲乏无力、精神倦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0923.html

论血热血盛血虚有异用药宜凉宜治宜补不同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血热一症,须分虚实。有血虚之血热,宜凉宜补。血盛之血热,宜凉宜治。古人未之悉,何也?凡痘初见点,内热殊甚,脉息洪数,而痘色则白,不知者认为气虚则误矣。此乃气盛血虚血热,故不能华色,以同毒出外,气余而血不足,故形起而色白也。然血虚则热,故...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905.htm

论血热血盛血虚有异用药宜凉宜治宜补不同_《冯氏锦囊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血热一症,须分虚实。有血虚之血热,宜凉宜补。血盛之血热,宜凉宜治。古人未之悉,何也?凡痘初见点,内热殊甚,脉息洪数,而痘色则白,不知者认为气虚则误矣。此乃气盛血虚血热,故不能华色,以同毒出外,气余而血不足,故形起而色白也。然血虚则热,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fengshijinnangmilu/342-45-2.html

血热_《明医指掌》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凡血热之证,初发身热壮盛,腮红脸赤,毛焦色枯,烦躁,渴欲饮水,日夜啼哭,睡卧不宁,好睡冷处,小便赤涩,热证无疑。未出之前,治从升麻葛根汤或升麻流气饮,虽皆可服,纵不若十神解毒汤为稳。既出至见点三、四日后,热证悉平,势将行浆,从太乙保和...

http://qihuangzhishu.com/640/479.htm

中医气虚与亚健康_【中医宝典】

...关系最为密切。气虚的人常表现为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懒言少语、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中医学认为,元气不足,机体运转失去动力,则防御功能下降。气虚体质的人在生活中稍有不适便会向亚健康发展。 中医对付亚健康,主要是从药物、饮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868.html

气虚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气虚指“气少”、“元气虚弱”。 【气虚】 指“气少”、“元气虚弱”。多由于脏腑虚损、重病久病损耗元气所致。一般症状有面色晄白、头眩耳鸣、心悸短气、动则汗出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等。如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可使血不循经,发生崩漏便血、衄血等慢性出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0847.html

气虚宜食物品_【中医宝典】

...宜食物品 气虚者适宜常吃下列食品。 粳米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659.html

气虚血瘀证_中医辩证气血津液_【中医宝典】

...气虚血瘀证是指既有气虚之象,同时又兼有血瘀病证。多由久病气虚,运血无力而渐致瘀血内停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身倦无力,少气懒言,面色淡白或晦滞,胸胁部常见固定痛处,疼痛如刺,痛处不移而拒按,舌淡暗或见瘀斑,脉象沉涩。 病机分析:本证属虚中夹...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77.html

淡红黑点舌晦暗少苔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淡红黑点舌晦暗少苔主病:脾虚胃无生气;气虚血滞;气虚血热。 舌苔 淡红黑点舌晦暗少苔 形象 舌淡红胖嫩,边有齿痕与黑点,色泽晦暗。苔薄白稀少,边尖光莹无苔。 主病 脾虚胃无生气;气虚血滞;气虚血热。 病例 气血双亏,血瘀生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07.html

共找到24,2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