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_楹联丛话全编

...丰富了。 梁章钜身书香门第,平生手不释卷。他编著的楹联续话楹联三话巧对录等系列著作,创立联话文体,保存历代资料,首建分类体系,开我国楹联史之先河。楹联丛话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楹联的著作,在我国楹联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楹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8661.html

本草纲目作者简介_本草纲目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本草纲目作者简介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bencaogangmu-zuozhejianjie.html

维护中医药的抗争运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时期争取中医教育合法化的请愿1918年7月,北洋政府举行教育会谈,参照日本学制,制订了王子癸丑学制。1912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医学专门学校规程。1913年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大学规程医学、药学两门,完全没有中医药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2.htm

丙和甲按语-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几行字。旁边还有“甲寅暮春启超”六个小字。我很奇怪,今年(民国十五年)不是丙寅年吗?还恐不是。翻阅日历,的确不是甲寅,而是丙寅。我自己推算,韦烈士死时,二十三岁(见纪念集陈云豹韦烈士行述)。甲寅在烈士死前十二年。 现在若无公历一九二六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57.html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血脉”、“血气”、阴阳等生理概念,内经确立了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核心医学理论体系,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分科趋势经验疗法可以上溯到巫医混杂的时代乃至人类形成之初。到春秋战国时期,医疗经验已积累到相当程度,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1.html

杏林的由来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无边无际。春季繁花似锦,夏月浓荫葱葱,挂在树上的杏仁果实沉沉甸甸、金黄灿烂,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之后,人们看到杏林,便联想起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董奉先生,由此将给人健康保证的中医界称为“杏林”。提到“杏林”,便知医事。古往今来,“杏林春满”...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09.html

杏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对医界的颂称。相传三国时吴国董奉为人治病,不取报酬,但求患者于病愈后在其宅旁种杏一株,日久杏树成林,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

http://qihuangzhishu.com/195/590.htm

序四_医学摘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望洋而兴叹;登山失径,欲造极而无从;正徘徊歧路间,适遇庆云阁先生,面谈古今医理,恍如云开见月,石破惊天。并手出医学摘粹一书,铭敬览一周,即折节倾心,愿请登堂而受业焉。从此即亲炙门墙,得细阅先生著作∶见其所着伤寒,迷途顿辟,荒径别开,发...

http://qihuangzhishu.com/648/5.htm

中医教育艰难转型--百年中医沉浮录⑩_【中医宝典】

...香港等地的中医界与药业界人士汇聚一堂,与60名新入学的学生一起,举行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开学典礼。可容纳五百人的礼堂正面两侧,悬挂着该校木刻篆体字校训:“上医医国,先觉觉民。”前句出自国语:“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后句出自孟子:“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06.html

关于历史争议人物余云岫的史料补充——兼述民国和日伪时期“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_【中医宝典】

...图书馆编,1980年)可查,该所于筹备期间出版汉药写真集成(日文,二辑,铅印本,1929年)、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细菌学专家 胡敦复:国立东南大学校长 伍连德:中华医学会会长 谢应瑞:上海仁济医院外科医师,中华医学会董事 朱家骅:中山大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32.html

共找到485,3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