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简介_文学家_【文学360】

...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嘉祐三年(1058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41.html

何景明理论主张

...反映现实、有韵味为好。 中国历史上,凡是社会有重大变革,都会在文学复古运动中显示出来,如韩、柳古文运动,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等。并且复古运动都会推动文学革新与发展。因为任何时代文章做多了,都会慢慢变成了官样文章,没有内容,只重形式。 何李...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959.html

曾巩简介_文学家_【文学360】

...创作上主张,他在理论上也是主张先道而后文。但比韩愈、欧阳修更着重于道。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主张“文以明道”。其文风则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长于说理,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宋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97.html

曾巩生平_文学家_【文学360】

...足以发难显之情,写“明道”之文。他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 《宋史》本传说他“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他议论性散文,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908.html

信陵君救赵论解析_【古诗文大全】

...在中国古典文学欣赏中,我们不仅赞叹古汉语用辞之精妙、简练,并且透过华丽词藻,也可领略作者文风文采,然而,除此之外,我们还应重视就是作者通过文章体现出来立场或论点。 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一文,以大家所熟知“信陵君窃符救赵”...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914.html

钱惟演轶事典故

...钱惟演在洛阳任使相时候,十分厚遇文士,谢绛、欧阳修在洛阳供职,曾经一起登嵩山游玩,到达龙门时候下起了雪,两人正在观赏山景,忽然见到有人骑马冒雪渡过伊水而来,原来是钱惟演派来厨子和歌妓,使者传钱相口谕说:“登山辛苦,两位可以在山上...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512.html

欧阳修醉翁逸事_文学家_【文学360】

...六一由来:公集三代以来金石刻为一千卷。在滁州时,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 欧阳修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三朝言行录》)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90.html

曾巩应用文_文学家_【文学360】

...“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宋史》本传说他“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他议论性散文,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唐论》就是其中代表作,援古事以证辩,论得失...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900.html

一个实字 受益终生——怀念陈继明_【中医宝典】

...记忆力超乎寻常。“读书不如读案”,先生乃是忠实实践者。观某些方书,条分缕析,不容置疑,但尝有东抄西袭、陈陈相因之积弊,作者之真知灼见颇不多见,而医案多可存真。先生喜读医案,想亦有见于此吧! 从陈继明先生医风与文风,足可见其职业操守之高尚。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51.html

欧阳修相关资料_文学家_【文学360】

...见其相关书法。 马永卿《懒真子》卷第二记载:“公生于景德之四年,至庆历五年坐言者论张氏事,责知滁州,时方年三十九矣。未及强仕之年,已有醉翁之号,其意深矣。” 脱脱《宋史•欧阳修传》记载:“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83.html

共找到846,4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