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刺法:1.直刺1.5~2.5寸,局部酸胀,可向股外侧部扩散,以治股外侧皮神经炎; 2.斜刺2.0~3.0寸,针尖向上,使针感扩散至整个髋部,以治髋关节痛; 3.针尖向内,使股前部酸胀,并向膝关节处放散,以治下肢疾患; 灸法:艾炷灸或温...
...连线的中点(见图2-3-3)。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20-4)。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
...玫瑰糠疹是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症见大小不等、数目不定的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糠状鳞屑,瘙痒难忍。笔者采用刺血拔罐法治疗,效果显著。 取穴:大椎、身柱、腰阳关。皮损在上肢肩背者配肩髎、曲池;在腰以下者配肾俞;在臀股以下者配...
...患者近1年多以来,经常发生心胸部憋闷感,心慌心悸,稍受惊吓即发作,睡眠差,多梦而容易惊醒,症状常与受惊、情绪不佳、劳累等有关,长期服用安神定志丸、心脉通等药物治疗,未见明显效果。后配合拔罐疗法,穴取心俞、胆俞、内关,梅花针叩刺内关穴,用火罐...
...故名响罐。有的患者肌肉很少,皱纹又多,坐罐不易吸住,用响罐可以弥补,对于皮肌麻木、疼痛、小儿麻痹后遗症有一定疗效。 4. 刺血罐。又叫刺络拔罐。是使经络中异常的血液被集中在局部皮下,经刺拔后排出体外,用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血瘀、神经性皮炎...
...、湿证采用单纯拔罐法;寒证拔罐后再艾灸lO分钟;热证采用刺络拔罐法。 (五)髋关节 (1)配穴 环跳、悬钟。 (2)定位 环跳: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侧卧位,下面的腿伸直,以拇指...
...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膈俞、肝俞两穴用梅花针叩刺出血,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以局部有少量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l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 气海、曲泉、三阴交、太冲。 (2)定位 ...
...髌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盖上,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9-3)。 (3)拔罐方法 闪罐法、刺络拔罐法。神阙穴用闪罐法。大椎、曲池两穴用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以有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
...阴市,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鼎。属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治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小腹胀痛,水肿,疝气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
...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15-1]。 天枢:见前。 行间:在足背侧,当第l、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 际处(见图2-6-3)。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上述各穴梅花针轻叩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