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为三白科植物,性微寒,味辛,入肺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等功效。以下列举其入药验方数则如下: 痢疾:鱼腥草18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腮腺炎: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于患处,用医用胶布包扎固定,每日早晚各换一次药。...
...圣济总录》桔梗丸 《圣济总录》桔梗丸 《保命集》桔梗丸 《伤寒论》桔梗丸 《圣惠》桔梗丸 《外台》桔梗丸 《备急千金要方》桔梗丸 《仙传外科集验方》桔梗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桔梗丸【处方】桔梗30克(去芦头)...
...味辛、苦,气微温。味浓气轻,阳中阴也,有小毒。嵩山(注前)虽盛,近道亦多。交秋分后采根,噬味苦者入药。芦苗去净,泔渍(洗米泔渍一宿。)焙干。入手足肺胆二经,畏白芨龙眼龙胆。开胸膈除上气壅,清头目散表寒邪。驱胁下刺疼,通鼻中窒塞。咽喉肿痛急...
...(《本经》下品) 【释名】白药(《别录》)、梗草(《别录》)、荠(《本经》)。 时珍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吴普本草》一名利如,一名符扈,一名房图,方书并无见,盖亦瘦辞尔。桔梗、荠乃一类,有甜、苦二种,故《本经》桔梗一名荠,而今俗...
...良药种屋前,迟迟不入药。幻化成人形,委屈作啼哭。 情感华佗妻,血崩试服之。半日病竟除,终得另眼待。 白芍的由来,还得从神医华佗说起。相传,东汉神医华佗在其后宅辟药园、凿药池、建药房、种药草,广为传授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但每味药他都要仔细...
...木槿花又叫清明篱、喇叭花等,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多生长于田埂道旁,其花、根、叶、皮均可入药。木槿花性凉,味甘、苦,无毒,入脾、肺二经;有清热、利湿、凉血之功,治肠风泻血,痢疾,白带;皮性凉, 平,味甘、苦,入大肠、肝、脾经,可清热利湿、...
...滑石入药可以治疗中暑吐泻、痛风、中耳炎等病症。 滑石味甘、淡,性寒,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等功效。以下介绍几则滑石入药验方: 中暑吐泻:滑石100克,藿香100克,共研细末混匀。每次服15克,每日两次,1~2天即可治愈。 反流性...
...大。每一丸至两丸,用薄荷、荆芥煎汤化下。羌活膏 散风热,化痰安惊。羌活(半两) 荆芥穗(半两) 白术(二钱) 甘草(半两) 白附子(二钱) 桔梗(去芦头,洗,半两) 白茯苓(二钱) 川芎(二钱) 防风(二钱,去芦头) 朱砂(二钱,一半入药,...
...香椿为楝科植物,别名椿木叶、椿尖叶。其性平、味甘芳香,有清热解毒,健胃利气、杀虫之功效。 下面介绍几则香椿入药治病的验方。 治胃溃疡:香椿芽250克,搓碎后与适量红枣泥和为丸。每丸重约3克,每次服2丸,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治呕吐:...
...400毫升,服200毫升。 --《金匮要略》卷上 钱峻:屡验方,治肺痈未成脓即散,已成即溃,已溃即愈。 桔梗3克 苡仁15克 贝母4.8克 黄芪(炒)3克 金银花3克 甘草节3.6克 陈皮3.6克 白芨3克 甜葶苈(炒)2.4克 水2盅,煎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