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冻疮触犯严寒伤,气血肌肉硬肿僵,凉水揉〔塌〕觉热散,大忌烘火立成疮。【注】此证由触犯严寒之伤,伤及皮肉着冻,以致气血凝结,肌肉硬肿,僵木不知痛痒。即在着冻之处,塾衣揉搓,令气血活动;次用凉水频洗觉热,僵木处通活如故则已。若日久冻僵...
...冻伤是人体受低温侵袭后发生的损伤。临床上,冻伤可分为冻疮、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又称冻僵)。冻疮是指在指趾、耳、鼻等处局部皮肤轻度冻伤,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局部冻伤是在缺乏防寒措施的情况下,耳、鼻、面部及肢体受到冷冻作用(多在冰点以下)发生...
...小儿有冻疮者.多生于耳叶或脚上.由冬月严寒之气所伤.客于肌肤.搏于血气所作.初即肿痒.须渐破而成疮.颇难得瘥.至春暖时自可.到冬月冷时复发.故名冻疮.黄柏膏治冻疮.黄柏(末) 白蔹(末各一两) 白芨(末半两) 生芝麻(二合杵烂取汁)上同研...
...摩擦一下,接着右手紧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这样反复相互摩擦15~20次。 此外,还可以用食物外敷法:生姜、辣椒各15克,白萝卜30克,水煎,洗患处;或加蓖麻子仁数粒,一同捣烂外敷更好。 若是冻疮溃烂,可将新鲜鸡蛋煮熟,取蛋黄放在铁勺上榨出油,去...
...本病因寒盛阳虚、气滞血凝而成,故治以温通散寒、补阳活脉为治则。局部性冻疮,可用中医辨证论治;全身性冻疮,则应中西医结合救治。 1.内治 (1)寒凝血瘀证 证候:局部麻木冷痛,肤色青紫或暗红,肿胀结块,或有水疱,或感麻木,温热时局部瘙痒胀痛...
...温经散寒,炙草缓中益胃,煨姜温胃以散寒邪,大枣缓中以益脾元也。水煎温服,使营气内充,则寒邪不复留恋,而寒热之往来顿解,胎孕无不自安矣。【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片玉痘疹》卷十二:当归桂枝汤【处方】当归(酒洗)、...
...,甚则水疱溃烂为主证。寒凝血瘀证,治宜温阳散寒、调和营卫,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寒盛阳衰证,治宜回阳救逆、温通血脉,方用四逆加人参汤;瘀滞化热证,治宜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方用四妙勇安汤加黄芪、地丁、公英、延胡索、乳香、没药等。局部性冻疮宜配合...
...丹参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三)外洗调养法用桂枝10克,附子10克,芫花10克,细辛10克,荆芥10克。煎煮取汁外洗。...
...注意保暖。2.经常参加体育锻练,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血流量增加,保持氧气和营养的供给,体育锻练还可以增加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可以避免或减少生冻疮的机会。3.平时多洗冷水澡,用冷水洗脸、洗手洗脚,并逐步增加冷水接触时间,这样持之以恒,...
...揉搓易生冻疮之处。 一般而言,一个星期洗两到三次,坚持三至四个星期就差不多了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