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吏”、“三别”分别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
...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江汉》 原文如下: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五十七岁时所作。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公安等...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泊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冷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一嗅馨香泣。 注:本诗出自《广群芳谱》卷九十六药谱四,作者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按:决明,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之...
...多少年来,杜甫给后人留下的最大疑惑是他的死因。 文学、史学界针对杜甫的死因提出了五种死因,而且各执一词,发人深思。 一、病死说 翻阅莫砺锋、童强著《杜甫传》,关于杜甫的死,书中是这样写的:“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岳阳的舟中。……...
...自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郑州新郑县。白氏是继李白、杜甫之后中国又一伟大诗人,童年就喜欢作诗,年方15岁,曾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使人刮目。然而,所惜者,白氏一生多病,尤其眼病纠缠其后半生。诗人寿年75岁,终生诗作...
...这首诗是杜甫五十七岁时所作。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的杜甫历经磨难,北归已经无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长期漂泊无定的状况让杜甫感慨万千,于是他写下此诗。 第一联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滞留江汉的困境。“...
...□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美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中国文化是阴阳五行文化。”五行以五方、五季、五事、五色、五音等,与阴阳系列性地浸渗到民族的科技文化中。阴阳五行以感应论和推论模式相结合建立了经学的方法论,也见诸于艺术、体育之中。 “...
...谓杜诗字字有出处,若加笺注则卷帙浩翰,非短期内可完成,故本诗选一般不加注解,惟诗后略加题解及各家评点。 一、昔人云: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地,不可与言杜。后学小子,擅自别裁诗圣遗作,罪过罪过。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
...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