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辨疑似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虚设,之际辨伪析疑,当有重要参考价值。近代太仓名医王雨三先生善于运用脉法辨治疾病,如其于痰饮水气病必见沉弦脉始作饮邪治疗:左脉沉弦为水蓄膀胱,用五苓散;右脉沉弦为水在胃肠,用控涎丹。又如清阳下陷或阴火上僭之病,寸强尺弱者降宜潜;尺强寸...

http://qihuangzhishu.com/1044/6.htm

水肿日久化瘀_《名师垂教》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此属阴水”。教材上讲,凡感受风邪、水气、湿、湿热诸邪,证见表、热、实证者,多按阳水论治;凡饮食劳倦、房劳过度,损伤正气,证见里、虚、寒证者,多阴水论治。阳水:风水泛滥者,宜散风清热、宣肺行水,方用越婢加白术汤;湿侵淫者,宣肺解毒,...

http://qihuangzhishu.com/1039/54.htm

秦伯未_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之。也正因为秦氏善析病机,故其立法处方无不紧扣病证。 二、擅于兼治标本。 标本含有多义,这里的本乃指病因、病位,标指症状。尽管前人都强调审因论治,然秦氏《内经》所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nbowei/503-2-2.html

当归芍药散_《实验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系任脉之病;胁胀呕恶,纳呆便溏。为肝木犯胃;腰重腹痛,属湿瘀为患。由是观之,此乃肝郁脾伤,痰湿内生,凝注下焦,瘀阻胞脉,任不通,冲不盛,故难成孕。治先舒肝和胃,化湿消瘀;填补冲任,为不急之务,日后再议。拟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5g 川芎...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zhengshiyanlu/115-58-2.html

溯源_【中医宝典】

...关键词:痰 杂病 温病 病因病机 摘要:本文理论的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了各历史时期痰论治的特点和成就,经历了痰饮论治发展到杂病治痰,再到温病治痰;水、饮、湿论治到百病治痰,再到论治急性热病等不断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中医“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73.html

察机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就是五运六气的大体情况。我们求气,很大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这里面求。比如现在,现在已步入小雪节,是六气里面最后的一个气,也是五运里面最后的一个运。这时的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太阴湿土。凡是在这个区间患的病,不管你是什么病,都与以上这些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6-2.html

施杞_四、 三辨,衷中参西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加入威灵仙、昆布、海藻、川芎等药以活血软坚,延缓韧带钙化。“三辨,衷中参西”的思想已成为其学术思想中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标志性部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qi/598-3-4.html

胆咳案 《素问》“六腑咳”心悟(2)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气厥论》云:“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说明鼻渊可胆经郁热论治,这是因为胆经经过鼻的缘故。大柴胡汤是胆经的主方之一,吾师治疗此,常加谷精草、木贼、青葙子、辛夷花等味,疗效甚好。故笔者随加谷精草、辛夷花,并合麻杏甘...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033.html

姜良铎:人体状态辨治用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由三味药或三组药所组成,三味药物相伍构成三足鼎立之势。 姜良铎在状态论治思维的指导下,合理把握整体状态,针对不同层次的状态遣方用药。 根据状态不同层次的病机分为外围病机、内在病机、核心病机等。治疗外围病机时多用足量药物控制住病机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121.html

《经方心法》评介_【中医宝典】

...药;既有古方新用,又有药理分析,结合病症而娓娓道来,由浅入深,使人一看就明,一读就懂。 温桂荣博士的《经方心法》内容和引证都非常丰富,常常能见人所未见,可见其在本书下过一番苦功,是现今探讨经方的一部佳作,书中所载许多精辟见解,言之有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335.html

共找到799,0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