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肿疡脓之法_《疡科纲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肿疡当成溃之期,肌腠之内,必先蒸酿成脓。其发之最浅者,形块高耸,根围收束,不问其肤色之红与不红,可一望而知其已成。以针决之,脓泄病去,不三五日而收全功。此有脓无脓之最易者,然皆极小极轻之恙。如暑月之热疖等,纵不医药,亦必自愈,不可以痈疽...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kegangyao/805-4-7.html

胡希恕_胡希恕运用经方三浅析 病位 病性 方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金匮要略》载方证颇多。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认为经方就是方证相应,如忽略了理论的指导,就会流于肤浅。胡希恕先生的方证不同于简单的方证相应,而是在八纲辨证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与辨证论治毫不抵触,而是密不可分割的。但由于疾病是复杂的,病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xishu/1162-2-1.html

病被忽视的根源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中医思维方法的因素中医思维方法的特点是宏观的、整体的和封闭的,观察疾病的方法长期处于黑箱循环式,并且是直观的,综合为主的。辨证,正是这种思维方法的产物,辨证的过程从诊断疾病到处理疾病的整个思维方法都是综合的、封闭的,从哲学角度来说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1.htm

方证不同于辨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依据。古代的方证就是用、闻、问、切采集到的患者的外在表现,方证的着眼点是“人”而不是“病”。其内涵可以是西医所说的病,也可以是某种综合征;可以是中医的证,也可以仅仅是某个症状,并不局限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也不是与病治疗相对立的一个疾病单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752.html

小儿指纹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小儿指纹 小儿指纹是指通过观察小儿食指掌侧前缘浅表络脉的部位及形色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适用于3岁以内的小儿,与诊成人寸口脉具有相同的原理及意义。 小儿指纹是手太阴肺经的分支,按部位可分为风、气、命三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53.html

指纹_【中医宝典】

...指纹是儿科诊断的特殊方法,常用于3岁以内的幼儿。因幼儿脉部短小,诊病时又每多哭闹,易使切脉失其真象,此时可望诊指纹。 纹指络脉(浅表静脉)在虎口至食指上中下三节,近虎口处第一节为“风关”(又名寅关),第二节为“气关”(又名卯关),第三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28.html

《百病自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形态与运动改变 3.鼻腔及鼻涕 观面探病 1.面部神情 2.面部色泽 3.面部容貌 颈部肿块 1.自我观察 2.触摸检查 观皮病 1.肤色变化 2.皮疹 体察病 1.肥胖 2.消瘦 血液病 1.血液颜色 2.血型病 看胸识病 1.扁...

http://qihuangzhishu.com/114/index.htm

《百病自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形态与运动改变 3.鼻腔及鼻涕 观面探病 1.面部神情 2.面部色泽 3.面部容貌 颈部肿块 1.自我观察 2.触摸检查 观皮病 1.肤色变化 2.皮疹 体察病 1.肥胖 2.消瘦 血液病 1.血液颜色 2.血型病 看胸识病 1.扁...

http://zhongyibaodian.com/baibingzice/index.html

临床四诊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脏腑经络篇》的研究中,后人对其中整体观、天人相应、预防观、五行生克、疾病治则、纲领等关注较多,而对篇中所论“”、“闻”、“问”、“切”之探索,不如前者之多,然而其临床意义,实不可没。 色 如“鼻头色青,腹中痛”,“其目正圆者,死不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367.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 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gaze into the distance] ,出亡在外其还也。——《说文》。按,此字...

http://hanwen360.com/x/671B.html

共找到204,7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