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及其原则 一、诊断学原理 二、诊断学原则 第三节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四诊 第一节 望诊 一、整体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舌 四、排出物 五、小儿指纹 第二...

http://qihuangzhishu.com/92/index.htm

《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及其原则 一、诊断学原理 二、诊断学原则 第三节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四诊 第一节 望诊 一、整体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舌 四、排出物 五、小儿指纹 第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index.html

鉴赏_【古诗文大全】

...语句赏析 全篇围绕“”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960.html

齿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齿为望诊内容之一,包括牙齿与牙龈两部份,前者主要观察牙齿萌出、更换和脱落的情况。 【齿】 望诊内容之一。包括牙齿与牙龈两部份,前者主要观察牙齿萌出、更换和脱落的情况,外露部份(牙冠、牙颈)的色泽.润湿度以及有无松动、蛀蚀、牙府和异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33.html

获陇蜀的解释_获陇蜀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后汉书·岑彭传》载:东汉初年,隗器和公孙述分别割据于陇、蜀两地,光武帝刘秀使岑彭等率军攻打隗器所占的西城、上邽两地,并在给岑彭的信中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蜀。” 其奈得入尺、...

http://hanwen360.com/cy/346811.html

东向而,不见西墙的解释_东向而,不见西墙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吕氏春秋·去尤》:“东面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

http://hanwen360.com/cy/132833.html

舌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舌诊历来为医者所重视,舌对了解疾病本质,指导辨证论治有重要意义,故有“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之说。 舌主要是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舌质也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附于舌面的一层苔垢,由胃气上蒸而成。病苔由胃气夹邪气上蒸而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42.html

人望的解释_人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人心所向;众人所仰望;威望,声望 prestige 文武资人望,谋猷简圣情。——唐·钱起《送李九归河北》 众望所归的人 ideal person 诸将会议,立刘氏以从人。——《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国语辞典 眾人所屬。 後漢書.卷十二...

http://hanwen360.com/c/11165.html

望诊——舌_【中医宝典】

...舌是通过察看舌质和舌态的形态、色泽、润燥等方面的变化测知病情变化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诊法,在中医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舌质(舌体)柔软、活动自如、舌色淡红。 1)舌质:从舌质外观,测知脏腑病变。一般以舌尖诊心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27.html

皮肤诊法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主要观察皮肤的色泽形态变化及皮肤特有的病症如斑疹、痘疮、痈疽、疔疖等。 1.色泽形态 正常人皮肤润泽,柔软光滑而无肿胀。,全身皮肤肿胀,或只有眼皮、足胫肿胀,按之有凹痕者,为水用中;皮肤干瘪枯槁者是津液耗伤;小儿骨弱肌瘦,皮肤松弛多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40.html

共找到32,0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