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飧是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所致。 【飧】 本病是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肠鸣腹痛,脉弦缓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18.html

交而不有害_【中医宝典】

...在古人眼里,精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物质,认为它是血液所化生的,精少则病、精尽则死,因此把它看得十分宝贵。然而,男女交合是夫妇之间的正常需要,难以回避。面对矛盾,于是想出了交而不的办法。 具体做法是:在性生活达到高潮、行将射精之际,强忍不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1492.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又称迥风。多因湿兼风邪袭人,清气不升,或脾阳不足,火不生土而致。《证治准绳·杂病》:“戴云,餐者,水谷不化而完出,湿兼风也。”《张氏医通·大小府门》:“餐者,《史记》名回(迥)风,水谷不化,湿兼风也。风邪干胃,木来贼土,清气在下...

http://qihuangzhishu.com/167/24.htm

_《儒门事亲》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久风入中。中者,脾胃也。风属甲乙,脾胃属戊己,甲乙能克戊己,肠中有风故鸣。《经》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民病飧。诊其两手脉,皆浮数,为风在表也,可汗之。直断曰∶风随汗出。以火二盆,暗置床之下,不令病患见火,恐增其热。 之入室,使...

http://qihuangzhishu.com/639/144.htm

大府_《史载之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白蒺藜(半两) 浓朴(十铢,去皮) 木香(三铢)上为细末,非,以水一盏,枣一个,同煎三钱匕,和滓服。□脾湿而,经言腹满溏,余证,腹痛,体重,食减,甚则足痿,行善契,脚下痛,宜用削术豆蔻散。草豆蔻 削术 诃子皮(各一两) 大芎 陈橘皮(...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zaizhifang/836-4-10.html

分清与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泄露之义,时时溏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此语也足以证明二者不同:“”的临床表现为大便稀薄,时作止;“泻”的临床表现则为大便如水,倾注直下。 因此二者在病势、病性与临床表现上皆有不同。不仅如此,“”还有“向上向外”之意,如“疏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112.html

_《友渔斋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陈(二一)久不止,纳食作胀,失聪雀目,唇燥腿软,脉左细弱右弦,属木旺土虚。经营劳力,是为重伤,宜补脾胜湿和肝。党参 蒸冬术 茯苓 焦白芍 猪苓 泽泻 橘皮 浓朴 钩藤 炙草□钱(二十)三日疟起匝月,旬日前后患晨,热重寒轻,胸闷不思纳...

http://qihuangzhishu.com/715/101.htm

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仁术便览》通散治风涎暴作,气塞倒仆。苦丁香为末,三钱,加轻粉一字,水半合,调灌良久,涎自出。未出,含沙糖自出。 目录 《仁术便览》通散 《丹溪心法附余》通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仁术便览》通散 治风涎暴作,气塞倒仆。苦...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tongxiesan.html

春伤于风夏生飧_《此事难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也.故所不胜者侮之.是以土来木之分 而为飧也.故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以其湿令当权.故飧之候发之于夏也.若当春之时.木不发生.温令未显.止行冬令.是谓伤卫.以其阳气不出地之外也.当以麻黄汤发之.麻黄味苦.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也.故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cishinanzhi/859-5-12.html

论治_《类证治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寐则阳陷而精遗不禁者,宜升固八脉之气。固精丸,或六味汤加鹿茸、菟丝、五味、龙齿、苁蓉。有壮年久旷,精满而溢者,宜清火安神。生地、知母、黄柏、菖蒲、远志、茯神、莲子。有阴虚不摄,湿热下注而遗者,宜热导湿。萆 、黄连、黄柏、茯苓、泽泻、薏苡...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zhengzhicai/592-19-5.html

共找到324,1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