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文-出自《逸周书》_史书_【文学360】

...1、方:方氏掌天下之图,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其利金锡竹箭,其民二男五女,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283.html

太医院院判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元、明、清三代官名。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始设院判一职。共二人,官阶正五品,位在院使、同知、佥院、同佥之下。明、清时期,院判在院使之下,两代均设二人,正六品。院判的职责是协助院使掌管医疗事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686.htm

太医院同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元代医官名。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一般设二人,官阶正四品,位在院使、同知、佥院之下院判、经历等之上。协助院使工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94/690.htm

太医院佥院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元代医官职称之一。此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一般设二人,官阶从三品,位在院使、同知之下同佥、院判之上。主要职责是协助院使掌管医事。...

http://qihuangzhishu.com/194/693.htm

医学提举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五品,设有提举一员,副提举一员,管理该机关的工作。由于元代太医院领各属医,因而对提举司也有制约作用。另外,有些区域范围较大的路也设立医学提举司,但都是下属机构。...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599.htm

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太医院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医事制度多沿袭明朝旧制。顺治元年(1644)设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事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诊视疾病、配制药物,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最初设院使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正六品),掌太医院事。其下设御医10...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9.htm

项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元代医家。字彦章,号抱一翁。原籍永嘉(今浙江温州),后徒居余姚。幼好方术,后专攻医书。少时即能诵《素问》、《难经》、《脉经》等医着。曾任杭州府吏、鄞县为肃政府书吏等。因母病为庸医所误,立志攻医术。曾得韩明善所藏方论,并从陈白云学医,与...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253.htm

清光绪铜人(清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清太医院在光绪二十八年改建新署铸制了一具新铜人—清光绪铜人。该铜人由太医院苏秉钧、张庆云监制,铜人铸成后置于太医院“铜神殿”,1925年移交故宫。 清太医院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建新署(今北京市地安门外东大街)时铸制了一具新铜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42.html

《分》原文-出自《吕氏春秋》_古典文学_【文学360】

...1、分:先王用非其有,如己有之,通乎君道者也。夫君也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智反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也。人主之所惑者则不然,以其智强智,以其能强能,以其为强为,此处人臣之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045.html

共找到228,5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