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三种型。国外已定向培育出实验狗--小猎兔狗(Beagle)和无特殊病原体狗。狗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发达,特别是嗅觉极敏锐,狗的上鼻道和右鼻中隔区粘膜有一层高敏感的嗅细胞,其神经末稍纤维通过筛板而入颅腔的嗅脑,嗅脑相对的比其它动物大...
...在小鼠和大鼠中,通过自然突变和人工定向突变,已培育出很多的突变系动物,如目前国际上已发现的小鼠突变基因有648个,培育的突变系小鼠有350多个品系,大鼠有50多个品系。特别象无毛、无胸腺裸鼠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令人注目的“宠儿”,并被...
...动物的生理状态如怀孕、授乳时,其对外界环境因素作用的反应性常较不怀孕、不授乳的动物有较大差异。因此,在一般实验研究中不宜采用这种动物。但当为了某种特定的实验目的,如为了阐明药物对妊娠及后裔在胎内、产后的影响时,就必须选用这类动物(为了这种...
...1.医学科研中采用动物实验,可以把很多人体上非常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以进行各种因素的细微探讨,而这是临床研究难于做到的。机体的某一种机能同时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要研究某一特定因素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就希望能使其他的因素保持固定。在人体却...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
...对有脑膜刺激症状、疑为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人做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无病原体。 脑脊液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产单李斯特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脑脊液直接...
...由于F1动物具有与纯系动物基本相同的遗传均质性,又克服了纯系动物因近交繁殖所引起的近交衰退,所以受到科学工作者的欢迎,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下列一些研究课题中用得更多。(一)干细胞的研究外周血中的干细胞是组织学中的老问题,...
...不易饲养和操作。现在可以在裸鼠身上接种麻风杆菌,并且生长良好,这样就给研究麻风病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无特定病原体环境条件下,裸鼠能存活22个月,在这期间制作模型足以为实验室提供研究活动。有人证实大约在100到280天麻风杆菌就可播散至肝...
...研究内分泌器官的生理和病理病变,如研究切除某一腺体后看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切除某一腺体后看出现什么症状而推论这种腺体的功能;如蝌蚪无甲状腺素,如注入甲状腺素,蝌蚪很快变成了蛙。4.离体组织器官法离体实验是利用动物的离体组织、器官或生物性致病因子...
...12天左右),饲养简便,染色体少(只有4对),果蝇染色体制作容易等优点,常用作遗传学研究的绝好标准化动物。 6.选用与实验设计,技术条件、实验方法等相适应的标准化动物。实验动物的微生物控制标准应根据实验需要选择无菌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等。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