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和病理】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由β-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粘膜的细小伤口入侵所致。丹毒蔓延很快,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临床表现丹毒的好发部位为下肢和面部。起病急,病人常有头痛、畏寒、发热。局部表现为片状红疹,颜色鲜红,蹭...
...丹毒的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足癣、小腿溃疡、外伤等常成为小腿丹毒的诱因;鼻腔外耳道内或耳朵下方肉眼看不到的微细皲裂,常为面部丹毒的诱因。...
...芙蓉花治丹毒 用料:干芙蓉花或叶适量。 制法:将芙蓉花研成末加凡士林,按1:4配方,调匀。 用法:将药涂在患处。每天3次。 ...
...丹毒火症也.得于胎热.其母受胎之后.不忌胡椒姜蒜.煎熬炙爆.酒面之类.或感风热.或不节房事.皆能助火.火邪内攻.胎受其毒.而传气于儿.故小儿出胎之后.多有是症.近则五六日.或十日.或半月.远则弥月之后.或两三月.其症形不同.或颏下如樱桃...
...淋巴结肿大,发热等。 六、自觉症状:压痛明显,局部皮温高。 七、预后:复发性丹毒引起慢性淋巴水肿,下肢反复发作可导致象皮肿。 八、实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白细胞增高。...
...1方(大黄液) [药物] 将大黄浸泡于30毫升水中1夜,取液备用。 [用法] 取药液,1岁左右患儿日服一半,余液涂于囟门及头项上。用于治小儿丹毒。 [出处] 《干金方》。 2方 [药物] 黄柏30克。 [制法] 上药煎水去渣备用。 [用法...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正常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很低,肝糖原也贮备不足,生后12小时就会消耗殆尽。而新生儿脑的发育很快,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如来源不足或生成障碍,很容易导致。通常化验检查新生儿血糖水平低于1.66至2.22毫摩尔/升(30~40...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结扎脐带后到满28天前的话产婴儿。此期是新生儿脱离母体,从宫内生活转为宫外生活的适应阶段。 新生儿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很不完善,抵抗力低,适应能力差,护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即保暖、喂养和预防感染,另外还要知道新生儿的几种特殊...
...《千金》曰∶丹毒一名天火,皆风热恶毒所为,入腹则杀人。其证由心火炽盛,热与血搏,或起于手足,或发于头面胸背,游移上下,其热如火,赤如丹砂,形如锦纹,其痛非常。凡自胸腹而散于四肢者,易治;自四肢而入腹者,难治。按∶丹毒虽曰风热,而有胎毒之发...
...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就诊患儿中有:2个月的婴儿不会笑,或四五个月的婴儿不会抬头、头竖不起来,或3岁多孩子走路不好,足尖朝下,足跟不着地,走路向前冲,走不稳,这些患儿中大多数母亲会详细陈述患儿有新生儿窒息的病史及不正常的分娩过程,如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