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一经,撰自炎农。其种三百六十五,以象周天之数。汉末张仲景悉以《本经》撰方,治疗疾苦,其效如响。此《伤寒》、《金匮》所由称方药之祖也。自唐以降,药品日增,而性味多未研究,率皆师心自用。沿及宋、元,药益称倍,仍相谬误。即以《本经》制方...
...目录 《中药大辞典》山蒜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山蒜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Shān Suàn 【别名】泽蒜(《本草拾遗》),小蒜(《救荒本草》),苦蒜果、野葱果(《贵州民间方药集》),野葱(《上海植物名录》...
...《本草纲目》稗「气味」(稗米)辛、甘、苦、微寒、无毒。「主治」(稗米)益气,健胃。(苗、根)捣敷或研末,可治刀伤出血。《本草从新》稗救荒.辛甘.苦微寒.作饭食.益气宜脾.故曹植有芳菰精稗之称.根苗.(金疮及伤损出血不已、捣敷、或研末掺之...
...夫立言者不其难哉.或敷陈繁赜而肯綮无闻.或梗概粗呈而源流俱昧.失则维均.故职详未若职要.而明其当然.又必抉其所以然.正如经籍.汉唐注疏.亦云详矣.宋贤则略名物而穷义理.斯道始朗如星日.今医之本草而有纲目.犹经籍之有注疏也.终身学而未知注疏...
...内外经,班固论云∶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原疾病之深浅。乃班固论经方之语,而无本草之名。惟梁《七录》,有《神农本草》三卷,陶据此以《别录》加之为七卷,序云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岂使草木同品,虫兽共条,披览既难,图绘非易...
...(据琴本节录)杨林兰止庵先生所着《滇南本草》,流传多本。此册为华君允三琴砚斋传抄本,与坊间印本,详略不一,足资参校。止庵原籍中州,渊源甚远;《本草》屡称河南地望,谓“卫辉产良”;又纪采药地曰“虹山光绪甲辰七月 晋宁后学 方树梅 仙甫序...
...全为上,亦着于周官,安得废医,夫亦曰审之而已。《神农本草》,《汉志》未登,肇见之《隋书》,嗣而《唐书》新旧,而《宋史》悉录之,即国朝《四库全书》,采医家言至九十七种,言本草者亦十余种。在神农初,药分三品,共三百六十种。迨雷公桐君,增其族类,...
...657年,他命苏敬等二十余人共同编撰了《圣济总录》,集宋以前中医药文化之大成,后又亲撰《圣济经》一书。 明代周定王朱棣,平生喜欢医药,亲著或参编了《周府袖珍方》、《普济方》、《救荒本草》等书。特别是《救荒本草》,将民间可供食用的各种草木逐个...
...一 注本草者.当先注明其所以主治之由.与所以当用之理.使读之者有义味可咀嚼也.兹集药性病情.互相阐发.庶便资用.若每处皆释.则重复烦琐.反生厌渎.故前后间见.或因药论辨.读者汇观而统会之可也.一 上自神农本草经.以至李氏纲目.俱递有收载....
...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土生土长的草药,而且这种草药还能药食两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救荒本草》是中国明代食用野生植物专著。其作者朱橚,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洪武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