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者,方可用固涩法。张景岳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又云:“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所以又有”久泻无不伤肾”之说。先生治脾肾同病之泄泻,既用附子配山药、白术、芡实以温脾补气,又用益智仁、御米壳、五味子以涩肠,还用补骨脂、山萸肉、巴戟以...
...目录 《千家妙方》固涎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千家妙方》:固涎散【处方】桑螵蛸30g,菖蒲9g,远志9g,五味子9g,山茱萸12g,龟版15g,五倍子9g,当归9g,茯苓9g,人参9g(煎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健脾...
...复司其闭藏之职。故木气才萌,不疏泄而亦疏泄矣。虽是木邪干土,亦实肾之侮脾也。此际当脾肾双补,固涩平肝。故以补骨脂温肾,肉果补脾,五味子收涩,吴茱萸泻肝。肾暖而气蒸,肝平而脾旺,关门闭而水谷腐矣。...
...治疗学术语。系收敛固涩法之一。治疗久咳肺虚的方法。症见咳呛日久,痰少、呼吸迫促、自汗、口舌干燥、脉虚数等。组方宜用敛阴药加止咳药。常用如五味子、麦冬、杏仁、橘红等。...
...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 玉屏组合少而精,耆朮山药加茜草;带下清稀色赤白,益脾固肾自然好。 ...
...三四十丸,酒或汤下,空心食前日三服。《普济本事方》五味子丸治肝肾俱虚,收敛精气,补真戢阳,充悦肌肤,进美饮食。五味子(拣) 川巴戟(酒浸,去心) 肉苁蓉(酒浸,水洗,焙干) 人参(去芦) 菟丝子(酒浸,曝干,用纸条子同碾,为末) 熟地黄(酒洒...
...无涩药,不宜收入涩门。牡蛎散牡蛎( 研) 黄 麻黄根一钱 浮小麦百粒煎服。固表清烦,即以止汗,此法是也。柏子仁丸柏子仁(炒研,去油)二两 人参 白术 半夏 五味子 牡蛎 麻黄根一两 麦麸五钱枣肉丸,米饮下五十丸,日三服。养心阴而实肌表,故能...
...。种子肾形,表面黄棕色,略呈颗粒状。 【化学成份】种子含五味子甲素A(schizandrin A)、五味子酯甲、乙、丙、丁、(schisantherin A,B,C,D,E)等。 【性味】性温,味酸。 【功能主治】收敛,滋补,生津,止泻。...
...龙骨味甘涩,性平,属补益药范畴。龙骨有生用、煅用的分别。生龙骨有平肝潜阳、镇静安神的作用,煅龙骨有固涩收敛的作用。由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失眠,头目眩晕等症可用生龙骨平肝潜。 常配合生地、白芍、元参、白蒺藜,黄芩、远志、生牡蛎等同用。由于...
...《冯氏锦囊秘录》牡蛎粉得海气结成,味咸,气微寒,无毒。入肝、胆、肾三经。为清热软坚,化痰散结,收涩固脱之用。主疗虽多,然味咸独胜,走肾敛涩之功居多耳。同生地黄、黄 、龙眼,五味子、酸枣仁、麦门冬、白芍药、茯神、黄柏、当归、治心肾虚盗汗,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