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咳案 《素问》“六腑咳”临心悟(2)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石汤,以加强肃肺、清肺之功。本案前后仅两诊,共服药7剂而愈。笔者认为胆咳之,未必都按“咳呕胆汁”来解释,临贵在变通、灵活。笔者临证见发热,咳嗽,流黄涕者而以“胆咳”治效者,不胜枚举。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033.html

甘遂半夏汤证_《临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g (冲)半夏10g 白芍15g 甘草6g 白蜜一匙一剂药后片刻,腹痛益剧,上下攻窜,若肠裂胃。后暴泻水样便数次,疼痛遂止。留饮已去,复拟苓桂术甘汤,崇土填臼。并嘱禁生冷,少肥甘,饮食调理,以防饮邪复聚。...

http://qihuangzhishu.com/115/88.htm

三焦咳案 《素问》“六腑咳”临心悟(5)_【中医宝典】

...痰湿内阻。处方:圣济总录·三焦门》指出:“论曰三焦有水气者,气滞不通,决渎之官内壅也……治宜导气而行之,气通则水自决矣。”其治又须配合理气活血之品。吾师李发枝教授治疗本证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大腹皮,疗效卓著。 本案“腹满,不欲食饮”之愈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218.html

喉痹证一(咽喉十八 附)_《明医指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歌】喉痹皆因二火攻,风痰壅热在喉咙。因生血泡咽关闭,性命危于旦夕中。砭血搅痰为上策,寒凉直治定收功。咽喉亦有阴经,误服寒凉立见凶。【论】《内经》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王太仆云∶一阴者,手少阴君火心主之脉气也,一阳者,手少阳相火三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izhang/640-14-1.html

八纲候关系之候错杂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表证和里在同一时期出现,称表里同病。 (一)表里同病 表证和里在同一时期出现,称表里同病。出现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外感病,由表证发展至兼见里;或外感病未愈,复伤于饮食劳倦等。一类是内伤病未愈而又感外邪。 表里同病时,往往出现虚、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29.html

源流活水 桂花成实——读《临必读歌诀》有感_【中医宝典】

...□ 倪青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临必读歌诀》含医方分册和针灸分册。医方分册由“医学源流三字经”、“诊病常用诀”、“汤头要诀”和“方家宜识”等4部分组成。针灸分册由“针道源流三字诀”、“经络”、“穴位”、“针刺法”、“诊病常用诀”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655.html

卷下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治第十九_《金匮要略》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治第十九:(论一首 一条 方四首)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月耑 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目閏 目閏 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藜芦甘草汤方(未见) 转筋之为病,其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51.html

周仲瑛_四诊合参之 望诊 闻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技巧(一)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运用。现仅以内科为主体,谈谈个人临体会。望 诊望诊包括神色形态等内容,但尤以色诊、舌诊为重点。初涉临床时往往会认为问诊为四诊的第一位,难以领悟望诊的精遂,久经实践则渐能感悟到“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真谛,而“五色诊”的启示,尤胜于望神情、望形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1.html

胃咳案 《素问》“六腑咳”临心悟(1)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口腔溃疡已愈。上方再服4剂,咳嗽痊愈。 按:患者初为外感咳嗽,前医过用寒凉,失于宣达,伤及脾胃,寒湿内生,湿久蕴热,影响脾胃气机升降,故出现胃脘痞闷、恶心欲呕、腹胀、便溏之症。吾师总结此类寒热错杂之有一个典型的临床特征:易患口腔溃疡。故方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996.html

卷中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治第十六_《金匮要略》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治第十六:(脉十二条 方五首)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师曰: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48.html

共找到763,7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