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三章:道家虚心养气真传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三章:虚心实腹与鼓气 可是在秦汉以后修学神仙丹道道家方士们,大多都遵守老子告诫,要极力做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功夫,以便具有学仙得道资格。不过,请注意我所说“大多”这个概念。当然不包括自认为是黄帝传承“黄老之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6.html

老子第八章:水人生艺术_道家_【文学360】

...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美德。因此,古人又有拿水形成海洋和土形成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但在老子这一节文言里,要注意它“几于道”几字,并非若水德性,便合于道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4.html

老子第三章:世上无如人欲险_道家_【文学360】

...”是什么?很明显答案,“欲”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涵义。广义“欲”,便是生命存在动力,包括生存和生活一切需要。狭义“欲”,一般来说,都是指向男女两性关系和饮食需求。 例如代表儒家孔子,在周易·序卦传便:“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4.html

老子第十九章:唯大英雄能本色_道家_【文学360】

...几乎都是盗跖。 老子提出了上述道理后,接着:“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文”,代表思想、理论。,为什么要抛弃圣智、仁义、巧利这三项东西呢?这个哲学道理发挥起来太多太多,一言难尽,因此暂不讲它,只要把握住这个观念就行了。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6.html

老子第十四章:时空心物与道体用_道家_【文学360】

...其名,叫它“混元一体”,或“混元一气”。这便是老子当时对物理分类说法,也可以是中国古代理论物理粗浅说明之一。 再进一步说明,这个声、光、触觉“混而为一”东西,它本身,并无上下左右等方位差别,也没有明暗界别。也可以上下明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6.html

老子第九章:富贵难保反面文章_道家_【文学360】

...”式老子格言。 首先:“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可作两个层次来理解它: (一)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世间,就能优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5.html

老子第二章:善反而不美_道家_【文学360】

...,是以不去。” 老子首章而接连这一章全段,很明显地看出自形而上道无名开始,一直到形而下名实相杂,再到“同出而异名”因果相对道理,自始至终,是要人匆作祸首、莫为罪魁教示。但是,归说,后世用归用,完全不是老子那样。...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3.html

老子第二十五章:念天地之悠悠_道家_【文学360】

...永远生机蓬勃,永远灵明活泼,这才是合乎大地所具有“德行”。 但是,宇宙间日月星辰与地球,究竟是谁使它在转动呢?由哪个作主呢?是上帝吗?是神吗?是佛吗?老子却不采用这些具有人神造作化名词,只是根据上古传统文化中固有名称,无以名之,仍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0.html

老子第二十章:知识是烦恼根源_道家_【文学360】

...读书人痛苦毛病。其实,“绝学无忧”真做到了,反能以一种清明客观态度,深刻独到见解,服务社会,利益社会。 接着,老子便谈道德最高修养标准。:“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唯”与“阿”两字,是指我们...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7.html

老子第十三章:天下由来轻两臂_道家_【文学360】

...,见于庄子·杂篇让王篇 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 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 然而摆之者必有天下。君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 善。自是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5.html

共找到1,177,1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