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部心脏病死亡人数的40%~50%。猝死的病例中,有80%~90%的病人死于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并发室颤。其余10%~20%是缓慢型心律失常和电机械分离(心电图显示电活动,但听不到心音,多为心脏破裂造成的)。因此抗心律失常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药物的分类根据浦肯野纤维离体实验所得的药物电生理效应及作用机制,可将抗心律失常药分为四类,其中Ⅰ类药又分为A、B、C三个亚类。(一)Ⅰ类——钠通道阻滞药1.ⅠA类 适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奎尼丁等药。2.ⅠB类 轻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利...
...但De Sutter博士及其同事发现,接受降脂药物治疗的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22%)明显低于未接受降脂治疗的病人(57%)。 另外,当研究小组以心脏死亡和住院治疗作为研究对象时,发现服用降脂药物的病人仅有15%受影响,而没有接受降脂...
...本病常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晕厥、猝死等。 1.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是该病最常见的表现,以反复发生和非持续性的室速为特征,室速发生时可出现头晕、心悸、晕厥甚至室颤而猝死。情绪激动或劳累等可诱发室速的发生。 2.晕厥 由于本病常并发严重的室...
...扩血管药治疗,治疗组在扩血管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DP,每日静脉滴注5~15克,疗程7~20天,平均15天,两组均不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前后均给予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计算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组心律失常69例(88.46%)...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周晋,首次运用基因钳等方法,揭示多种中药纯品有否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机理,其中一些研究结果推翻既往研究结论,为指导抗心律失常中药的科学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近年,国内先后开发研制几种抗...
...心律失常是心动规律和频率的异常,此时心房心室正常激活和运动顺序发生障碍,是严重的心脏疾病。它有缓慢型和快速型之分,前者常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治疗。后者的药物治疗比较复杂,本章讨论的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
...、心内膜炎等,由于心脏的窦房结和传导系统受病变的侵害,很容易发生心律失常,所以心律失常几乎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 2.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水、电解质失衡 心脏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心脏的离子平衡失调等;除心脏因素外其他各种原因...
...心跳骤停和突然死亡的发生,结果发现,经1年的治疗,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病人死亡率,反而高于服安慰剂的病人。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这类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充分权衡利弊后服用。...
...心律失常者应卧床休息,直至病情好转后再逐渐起床活动。 2.饮食按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3.心理护理按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4.药疗护理根据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给予相应的护理,如利多卡因可致头晕、嗜睡、视力模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