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其他任何一类药物如洋地黄类等一样,都有明确的适应证,并非所有的心律失常病人都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的一段时期,为数不少的临床医师一遇到包括良性早搏在内的心律失常,似乎没有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但...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分类是根据药物主要电生理作用而区分的(表22-8)。第Ⅰ类钠通道阻滞剂,也称膜抑制剂,有局麻作用,对心肌细胞膜电位。相有直接抑制作用,此外有抗胆碱能作用,通过植物神经间接影响传导系统,减慢传导;对动作电位时间,4...
...直接相关的症状,不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更不应行射频导管消融,而应充分向病人说明预后良好,解除其心理紧张。如确有与心律失常直接相关的症状,也应在对病人做解释工作的基础上,首选β受体阻滞剂,也可用普罗帕酮、美西律、莫雷西嗪等,但不宜使用有脏器...
...Furberg和May于1984年复习了1971~1983年间文献上报道的7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心肌梗死后患者,分别为146~630例,随诊4~24个月,用药有苯妥英钠、室安卡因,慢心律及安搏律定。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4种药物没有...
...酸中毒、低氧血症及心导管检查等。单纯治疗这些病因,心律失常即可消除。风湿热发生期前收缩或房室传导阻滞,经用抗风湿药治疗后,心律失常可随风湿热的控制而消除。虽然,有些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心脏检查正常,此类心律失常预后较好,不一定用抗...
...根据浦肯野纤维离体实验所得的药物电生理效应及作用机制,可将抗心律失常药分为四类,其中Ⅰ类药又分为A、B、C三个亚类。(一)Ⅰ类——钠通道阻滞药1.ⅠA类 适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奎尼丁等药。2.ⅠB类 轻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利多卡因...
...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辉瑞公司美国刚上市1年的抗肾癌新药SUTENT(舒尼替尼)可能会导致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和虚弱的症状。值得关注的是,款新药将在2008年下半年被引入中国市场。 “这款药物还没有在中国销售,所以我们不便对该药品的...
...压迫眼球可达到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马上转复。 (4)合理用药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
...尿失禁是因膀胱的不稳定性和过度活动造成每24小时的排尿次数增加,常引起尿急。尿失禁的发病率较高,尤其在老年人中。托特罗定(Tolterodine)是最近开发上市的抗尿失禁新药。 ■药理作用 托特罗定为竞争性M胆碱受体阻断剂。口服后经肝脏...
...作用类似奎尼丁,可用于室性与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率为75-80%,口服100-150mg,每日4次,常见副作用是由抗胆硷作用引起的排尿困难,口干和视力模糊等。负性肌力作用显著、故不能轻易和β阻滞剂,异搏定同用。对心衰、青光眼、尿潴留、传导阻滞...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