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是60.2天和17天。Pd-103半衰期短,剂量率高,更适合于治疗生长分裂较快的肿瘤,而I-125则适用于生长缓慢、恶性程度稍低的肿瘤。 ■适应证不断扩大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在我国是一门新技术,近3年发展迅速,国内至少有600家医院...
...“我坚信5年内我们将在中国成功地控制致盲!”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眼科同行和专家学者,亚太白内障屈光手术学会副主席、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教授、荣誉院长袁佳琴郑重表态。 袁佳琴教授在12月6日到9日在此间召开的第十五届亚太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暨...
...近日,一种将骨种子细胞注射到机体内即可生成新骨的“可注射性人工骨”,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研究成功,该成果开创了注射植骨的新模式,是我国“口腔颌面骨组织工程”研究成果的一个新突破。 “口腔颌面骨组织工程”作为国家组织工程学立项的一个...
...一位62岁的女性患者,日前因冠心病发作而心跳骤停。经气管插管和大能量电击除颤,心肺复苏成功。此刻,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单江教授主持的医疗小组给病人植入了自动心内除颤器(ICD),使患者恢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 单江教授主持的...
...接种疫苗,一般都要打针。而经过15年的研究,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成功了口服的霍乱疫苗,成为世界上2种成功上市并经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推荐的口服霍乱疫苗之一,为人类抗击霍乱做出了独特贡献:小小一粒胶囊,隔周吃上两次,保护率可达85%。 霍乱是由...
...提供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永久性人工心脏,使庄某成为中德医学技术合作的受益者。 这次手术与以往国内人工心脏植入术不同的是,人工心脏植入患者体内心脏下方,并保留患者自身的心脏,由人工心脏代替自身心脏的一些功能。...
...进展一:首个人类个体基因组排序完成。利用基因组排序技术,研究人员成功绘制了著名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的一个完整的DNA蓝图。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点评: 这是一个人类的参照基因组,仅是一个人类的单倍体基因组序列,不是严格...
...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implantation),又称着床(imbed)。植入约于受精后第5~6天起始,第11~12天完成。植入时,内细胞群侧的滋养层先与子宫内膜接触,并分泌蛋白酶消化与其接触的内膜组织,胚泡则沿着被消化组织的...
...改善或消失者;或心室起搏时动脉血压下降>20~30mmHg(2.67~4.0kPa)和右心房压升高>20mmHg(2.67kPa),同时有症状者,均应诊断为起搏器综合征。...
...农业部2005年12月24日在北京宣布,我国科研人员通过4年艰苦努力,克服重重技术难关,近日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这种一苗可防两病的新疫苗已于2005年12月23日正式被批准生产用于储备。 国家首席兽医师贾幼...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