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地黄丸 羚羊角汤 乌头汤 小续命汤 排风汤 小风引汤 《千金方》竹沥汤 《必用方》竹沥汤 增损茵芋酒 太一神精丹 铁弹丸 黑神丸 定风饼子 茯神散 鳖甲丸 补胆防风汤 人参散 醒后头虚晕发热方 卷外 卷第二 心小肠脾胃病 远志丸 茯神散 ...
...晋隋时期医学家陈延之,是提倡火疗的先驱之一,所撰《小品方》是我国古代一本重要方书。他指出“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为师解经者,针灸随手而行;非师所解文者,但依图说文则可矣;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遂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方。”表明火疗简便...
...世界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是根据德清《傅氏纂庐丛书》中影印过来的,这使广大读者可以见到1300多年前唐朝原书的面目,实在是件十分好的事情。 ...
...《圣惠方》国朝太宗皇帝太平兴国中编。《圣济经》国朝徽宗皇帝御制。《太医局方》朝奉郎尚书库部郎中陈师文等编。《证类本草》唐慎微纂。传其书者失其邑里族氏。《良方》眉山苏子瞻、梦溪沈存中所论方书。《活人书》奉议郎致仕朱肱字翼中撰。《养生必用》...
...的陆氏、眼科专家彭医妇、走方行医的韩医妇,也是有一定声望的女中医。但在我国古代女中医中最著名的要算是曾懿了。 曾懿,又叫伯渊,是四川华阳人。她生于清朝道光十七年,相当于公元1837年。当时正处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
...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问世后一个世纪,唐代又出了一部医学名著,它就是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此书比《千金要方》晚了100年,所以药方更多,名类更全。提起此书,还有许多王焘学医的故事。 久病成医,尽孝成医 王焘出身官宦世家,幼年体弱多病,尝...
...对待学术上的争鸣直陈己见,影响深远。吴仪洛鉴于《医方考》和《医方集解》各具优缺点,综合二书内容,进行了删改补充,编成《成方切用》一书,影响亦较广。在清代众方书中独树一帜的还有赵学敏的《串雅》内外编。这是一部民间‘走方医’(铃医)的医术方药经验...
...松节祛风酒——原名“松节浸酒方” [药物组成] 当归一两 熟地黄一两 松节一两 列节一两 牛膝一两 [功能主治] 历节风。 [用法用量] 适量饮用。 [制备方法] 上药研成粗末,用绢袋盛,用无灰酒二百盏,浸三日。 [资料来源] 明·《普济...
...指专门记载或论述方剂的着作,如清·汪昂的《医方集解》(公元1694年),清·鲍相璈的《验方新编》(公元1846年)等。指一般有处方的医书,如刘恕《通鑑外纪》:「遂作方书,以疗民疾。」就是指一般医书,因医书中多载有方剂。又如《千金要方》(...
...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话专著是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128l-1358年)所著的《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本书自序),遂以《格致余论》为书名。书中共载医论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