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序_伤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

http://qihuangzhishu.com/98/2.htm

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过经乃可下之。”无几曰:“以汗出为表未罢,故云风也。”“须过太阳经,无表证乃可下之。”伤寒论又曰:“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赵本: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一言“此为风也”,一言“与桂枝汤”,正说明应先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339.html

金匮要略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十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明要旨,书中删去林忆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篇(妇人杂病脉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94.htm

金匮要略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十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明要旨,书中删去林忆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篇(妇人杂病脉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02.htm

伤寒论集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卷,日本·山田正珍撰于1789年。作者据宋·高保衡、林忆的伤寒论校订本,广泛参阅古今伤寒论本(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本),予以辨析、选注、删繁、考订,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又依玉函经补充的1条,共409条。虽为集注...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27.htm

伤寒论集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卷,日本·山田正珍撰于1789年。作者据宋·高保衡、林忆的伤寒论校订本,广泛参阅古今伤寒论本(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本),予以辨析、选注、删繁、考订,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又依玉函经补充的1条,共409条。虽为集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37.htm

钱塘讲学盛名传,尊经维旧一体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切身体会,并参合朱肱等诸家说,撰张卿子伤寒论。他虽然很推崇本,但也不盲从。如对辨痉湿暍脉证篇中某些条文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张志聪研究伤寒论不仅继承了张遂辰“维护旧”的观点,而且还提出了更有力的论据,取得的成果也比遂辰...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32.html

伤寒论本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即医门棒喝二集。九卷。清·章虚谷撰于1835年。作者鉴于伤寒论辞简意深,理法微妙,读者难以领会,本虽多,却不易找到符合简明切当者,遂重为编。编次参考伤寒论条辨,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提纲,阐述各经病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32.htm

伤寒论本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即医门棒喝二集。九卷。清·章虚谷撰于1835年。作者鉴于伤寒论辞简意深,理法微妙,读者难以领会,本虽多,却不易找到符合简明切当者,遂重为编。编次参考伤寒论条辨,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提纲,阐述各经病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2.htm

周扬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详加阐释。康熙十六年(1677年)取伤寒论条辨尚论篇,附以己见,编成伤寒论十六卷。又补注金匮方论衍义金匮玉函经二二十二卷(1687年)。治血证,疗效甚着。推崇十药神书,康熙二十六年予以加注刊行。...

http://qihuangzhishu.com/196/644.htm

共找到510,2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