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生风粟_《明目至宝》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睑生风粟图(图)鹧鸪天粟米疮生两睑中,来尽是烂眩风。或多或少全无数,大而兼细不相同。脾积热,贼风攻,或针或烙去疮风。驱风散与消风散,医士参详定有功。此是脾经受贼风,邪热也。宜服防己散、活血散、聚宝散、拂手散。...

http://qihuangzhishu.com/792/65.htm

刘细君愿为黄鹄归故乡_古代美女_【文学360】

...不相适应,心中不免涌起无限悲愁。因自作骚体《悲愁歌》①一首,抒写远嫁异域的哀伤和怀念故土的忧思。歌词是这样的: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兮心内伤②,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歌词内容初看起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030.html

名分攸关:“旧”还是“国医”?--百年中医沉浮录⑦_【中医宝典】

...周礼·天官》有“医师”一职,其下属有“医士”;后世宫廷中称“医工”、“人”,民间则叫“郎中”、“大夫”,有的地方叫“医生”。这无非都是对一种职业群体的不同叫法,并不固定。可是在近代有了两种医学,差别又这样大,笼统地称“医生”就不行了,有必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959.html

裘庆元(1873-1947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学家。字吉生,以学行,浙江绍兴人。尝为清末痒生,后弃儒学,于我国传统医学有甚高造诣,与当时名医张山雷、曹炳章、张锡纯、恽铁憔等齐名,且有密切交往。裘氏尝投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为反对当时政府“废止旧”,维护中医利益而奔走。裘氏自办...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438.htm

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人、吏目30人、医士40人、医生20人、切造医生20人,分掌所属事务。以后历朝,院官员额各有增减,雍正八年(1730)添设食粮员30人。乾隆二年(1737)题准食粮员之设永为定例。自院使以下各官具为汉缺,乾隆五十八年(1793)特简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9.htm

从“独善其身”到“则为良医”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见:秦夔著《五峰遗稿·卷二二·春谷鸣并序》,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元年秦锐等刻本)此一职业成为一家之生活基础。而在晚明时期,现实社会的黑暗更加强了他们从的信心。 其次,晚明医士由落第者转化而来亦不在少数。“予又闻用美性明敏,尝习举子业,游...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03.html

明代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代规定,各王府请,不能直接向太医院提出,须上奏皇帝,经批准后由太医院奉旨派遣医官或医士前往诊治。文武大臣及外国酋长有病,太医院亦奉旨往视,将治疗结果具本覆奏。发现疫情,太医院有向军队、监狱、边关隘口等处派遣医官治疗的任务。2、医官的任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2.html

第五回 妙善不从招赘_《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

...天下英才多少,汝偏不要招,却要招医士,汝心下是何主意!”妙善曰:“儿招医士非有别意,只要得天下无万颓之相,无寒暑之时,无爱欲之情,无老病之苦,无高下之相,无贫富之辱,无你我之心,尽得吾意佛果菩提,不选日时,结成夫妇。此则儿之愿也。”庄王听罢...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7083.html

急症要诀_《华佗神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不堪望,奚以方。军吏梅平,因得疾除名,还家。家居广陵,未至二百里,止亲人舍,其曰先生适至主人许,主人令先生视之。先生一望见,即谓平曰∶“君早见我,可不至此,今疾已结,不可为,趣按∶凡人内有病,必先后于外,故以望为第一要义。扁鹊之著名,即...

http://qihuangzhishu.com/665/72.htm

求医_《冷庐医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汉郭玉曰∶“贵者处尊高以临臣,臣怀怖慑以承之,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疆不能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夫玉为一代良工,而犹若此,矧在中医,使临以威严,必畏栗失措,而延有误矣。《薛立斋医案》...

http://qihuangzhishu.com/701/8.htm

共找到61,2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