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气体中毒急救_《现代院外急救手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硫化氢中毒急救硫化氢有自鸡蛋味,为无色气体,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皮革、造纸等行业中,废气、粪池、污水沟、隧道、垃圾池中,均有各种有机物腐烂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如吸入浓度300mg/m3/小时即对呼吸道、眼睛产生刺激症状。吸入2~...

http://zhongyibaodian.com/xiandaiyuanwaijijiushouce/999-11-8.html

急性农药中毒急救_《现代院外急救手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一)概要有机磷农药属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是使用最多杀虫剂。它种类较多,包括甲拌磷(3911)、内吸磷(1059)、对硫磷(1605)、特普、适度百虫、乐果、马拉桦(4049)、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二甲...

http://zhongyibaodian.com/xiandaiyuanwaijijiushouce/999-11-7.html

灭鼠药中毒怎样进行急救_【中医宝典】

...因鼠药种类不同,中毒表现和救治方法也有不同,以下作分别介绍。 安妥中毒:主要症状有上腹烧灼感、恶心、呕吐、口渴、咳嗽、嗜睡、严重者呼吸困难、青紫、昏迷甚至肝大、黄疸。 急救措施 1)、催吐,1:2000高锰酸钾洗胃。 2)、服硫酸钠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6789.html

《现代院外急救手册》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急救 第十一节 腹部创伤急救 第十二节 脚脖子扭伤急救 第十三节 急性腰扭伤急救 第十四节 坠落伤急救 第十五节 颅脑损伤急救 第九章 各种中毒院外急救 第一节 急性中毒急救原则与技术 第二节 植物性中毒急救 一、苦杏仁中毒...

http://qihuangzhishu.com/999/index.htm

腐蚀剂中毒急救_《现代院外急救手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强酸、强碱中毒急救强酸、强碱都属于腐蚀剂,误服后可造成严重食管化学性质灼伤。常见强酸有硫酸、硝酸和盐酸。常见强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钠、氯化钾和腐蚀性较弱碳酸钠,碳酸钾等。(一)判断 服强酸或强碱后,病人立刻感到如吞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xiandaiyuanwaijijiushouce/999-11-9.html

食物中毒急救要点有哪些_急救常识_中毒急救_【中医宝典】

...,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饮料或防腐剂,最好急救方法是用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饮料灌服。 病人经过急救,如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轻,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0684.html

砒霜中毒急应如何急救_【中医宝典】

...出血,破坏肝脏,严重会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 急救措施 1.发现有人误食砒霜中毒,要尽快催吐,以排出毒物。催吐方法是让病人大量喝温开水或稀盐水(一杯水中加一匙食盐)。然后把食指和中指伸到嘴中和舌根,刺激咽部,即可呕吐。最好让患者反复喝水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827.html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_急救常识_中毒急救_【中医宝典】

...、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饮料式防腐剂,最好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饮料灌服。 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0682.html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因_中毒一氧化碳中毒_【中医宝典】

...都可选出大量co。在室内试内燃机车或火车通过隧道时,空气中co可达到有害浓度。矿井打眼放炮产生炮烟中,co含量也较高。煤矿瓦斯爆炸时有大量co产生。化学工业合成氨、甲醇、—丙酮等都要接触co。 在日常生活中,每日吸烟一包,可使血液碳氧...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9117.html

煤气中毒急救要点_急救常识_中毒急救_【中医宝典】

...*煤气中毒主要原因是什么?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它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常因使用煤炉漏气或采矿时通风不良而发病。一氧化碳吸入体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它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氧大210倍,而它解离速度是氧...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0668.html

共找到851,3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