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而惊疼者,不治。然舌固属心脾,但肝脉亦络舌本,故伤寒邪传厥阴,则舌卷囊缩,概可见矣。(《锦囊》)张宪伯曰∶舌忽胀大,硬肿塞满,实时气绝,名曰 舌。(《闲抄》)窦汉卿曰∶木舌症硬如穿山甲,见人舌做一拳。外证憎寒壮热,语言謇涩,此心经受热。心...
...忽思慧,一译和斯辉,生卒年月不详,蒙古族(一说为元代回回人),约为13、14世纪间人。忽思慧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营养学家,在我国食疗史以至医药发展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赵国公常普兰奚任徽政院使,掌管侍奉皇太后诸事...
...不灰木 【释名】亦名无灰木。其色白,如腐烂的木材,烧之不燃。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肺热咳嗽。用不灰木一两半、玄精石二两、灸甘草半两、贝母一两半、天南星(白矾水煮过)半两,共研细。每服半钱,姜汤送下。咽喉肿痛,五心烦热。用不灰...
...释名 亦名无灰木。其色白,如腐烂的木材,烧之不燃。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肺热咳嗽。用不灰木一两半、玄精石二两、灸甘草半两、贝母一两半、天南星(白矾水煮过)半两,共研细。每服半钱,姜汤送下。 咽喉肿痛,五心烦热。用不灰木(先以牛粪...
...释名 亦名无灰木。其色白,如腐烂的木材,烧之不燃。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肺热咳嗽。用不灰木一两半、玄精石二两、灸甘草半两、贝母一两半、天南星(白矾水煮过)半两,共研细。每服半钱,姜汤送下。 咽喉肿痛,五心烦热。用不灰木(先以牛粪...
...《纲目》页1310)《证类本草》木谨按《蜀记》云∶生南中八郡。树高数十余丈,阔四、五围,叶似飞鸟翼,皮中亦有面,彼人作饼食之。《广志》云∶作饭饵之。轻滑美好。白胜桄榔面。味平、温,无毒。主冷,消食。彼人呼为 面也。《证类本草》木味甘,温,...
...木舌者,舌忽肿胀,转掉不仁。舌者心之苗,心者舌之本,因心经热毒而发,或因脏腑壅热,心脾积热,其气上冲而发。甚则塞满口中,硬如山甲,若不急治,则致害人。更不可用手去按,按则恐损舌根,每长致语言不清楚。如至啼叫无声,面色频变,而惊疼者不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