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此病被认为是错构瘤而非真正的肿瘤,可能由胎儿心脏成肌细胞衍化而来。是婴儿和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目前有关横纹肌瘤的发病机制了解甚少。在新生儿与婴儿中横纹肌瘤占心脏肿瘤的60%,部分病例...
...造成。其他的假设尚有心肌代谢,如心肌内某种酶的先天性缺乏及心室传导系统异常等。...
...如前所述,正常人的心脏频率、节律是由窦房结控制的。这是由于心脏窦房结中的自律性细胞有节奏地发放电兴奋产生的。在人体的心脏中,除窦房结以外,心房与心室的效界外、心脏的传导系统、心房肌及心室肌内也有一些自律性的心肌细胞。但是,它们的频率较低,...
...严重。而且愈后差。根据心包伤口的大小和通畅情况,可有下列3种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心脏伤口较大,心包伤口较小或伤口周围组织有血块堵塞。急性心包内出血100~200ml即可使心包腔内压力急剧上升,而影响心脏的正常舒张,产生急性心包...
...(一)冲动传导异常--折返 折返是发生快速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机理。形成折返激动的条件是:①心脏的两个或多个部位的电生理的不均一性(即传导性或不应性的差异),这些部位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潜在的闭合环;②在环形通路的基础上一条通道内发生单向...
...心肌(cardiac muscle)分布于心脏和邻近心脏的大血管近段。心肌收缩具有自动节律性,缓慢而持久,不易疲劳。(一)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心肌纤维呈短柱状,多数有分支,相互连接成网状。心肌纤维的连接处称闰盘(intercalated ...
...27%。这些研究的提示:广泛性冠状动脉病变是冠心病猝死的主要病理,而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形成及冠状血管的痉挛,更进一步促进心肌损伤心电稳定性下降,从而诱发心室颤动,心脏停搏。 2.常见诱因 (1)体力劳累:较前剧烈而持久的劳动,造成过于疲劳。 ...
...(一)心肌细胞膜电位心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膜内负于膜外约-90mV,处于极化状态。心肌细胞兴奋时,发生除极和复极,形成动作电位。它分为5个时相,0相为除极,是Na+快速内流所致。1相为快速复极初期,由K+短暂外流所致。2相平台期,缓慢复极...
...进行放射治疗或接触放射线剂量较大的人员如出现心脏症状均可考虑是否存在放射性心脏损害。即使无症状者也要对其心脏功能进行随访和评估。心脏检查的常用方法: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核素检查、运动试验等均可使用,目的是评价心脏的电活动、心功能、心脏...
...(二)发病机制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有关病窦综合征见老年人心律失常。 2.房内阻滞 是指窦房结发出的冲动在心房内传导时间延长或中断,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传导阻滞2种。 (1)不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左房肥大或扩大,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