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对内伤发热有一套颇具特色的理论认识及治疗方药,且对大多数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早在内经即有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其中对阴虚发热的论述较详。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以小建中汤治疗手足烦热,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太平圣惠方...

http://qihuangzhishu.com/76/106.htm

黄疸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现代研究也有长足进步,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对其中某些证候具有明显的优势。内经已有黄疽之名,并对黄疽的病因、病机、症状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如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云:“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6-1.html

侧金盏酒(心悸)_百病药酒_【中医宝典】

...的两种药酒配方,亦是根据这种治疗法则组成的。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配方】侧金盏花1钱,白酒1斤。 【制法】浸泡7日后服用。 【主治】心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性水肿。 【用法】每服5-10毫升,日服2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u/a14028.html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杂医”、“大方脉”,即中医内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传统将其研究的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一般说来,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1-1.html

痹病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者多,疗效亦佳。痹病在文献上有许多名称,或以病因、或以症状、或病因与症状结合命名,如风痹、寒痹、风湿、行痹、痛痹、着痹、历节、白虎历节、痛风等。内经最早提出了痹病名,并专辟“痹论”篇,对其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为后世...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9-2.html

癫病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足,多为求高远不得志者有之。”医家四要·病机约论·癫狂者审阴阳之邪并:“癫疾始发,志意不乐,甚则精神痴呆,言语无伦,而睡于平时,乃邪并于阴也。……盖癫之为病,多因谋为不遂而得。”【现代研究】·证类研究张氏对30例精神分裂症进行中医分型...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4-8.html

黄连汤活用辨治心悸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伤寒论173条说:“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由黄连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桂枝3两,人参2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组成。有清上温下,调和寒热,升降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982.html

感冒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水肿、痹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和加重的因素。故感冒不是小病,须积极防治。中医药对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均有良好疗效,对已有流行趋势或流行可能的地区、单位,选用相应中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早在内经已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2-1.html

心悸伴乏力、面色苍白的诊断_如何鉴别心悸伴乏力、面色苍白_查症状_【疾病大全】

...源性心脏病、各种心律失常,以及贫血、低钾血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出现心悸,均可参照本篇治疗。 心悸指不因惊吓而自心跳不宁的疾患。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简称悸。其重症为怔忡。多因气血虚弱、痰饮内停、气滞血瘀等所致。 阳虚气弱而心悸者...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XinJiBanFaLiMianSeCangBai340730.htm

心悸(心律失常)验方秘方_心脑血管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生龙牡各30克 磁石30克治疗,屡试屡验。心悸甚者,加生铁落30克;便秘,加生军3~4.5克。有些患者,腑气通后,心律即转正常。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4、实 证 陈克忠:我对心律不齐属于痰浊凌心者,常以祛痰和胃的温胆汤加减:半夏9克 ...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420.html

共找到577,5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