诀采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著作。三卷(即科溥集卷一-三)。清末王鸿骥编于1909年。作者将黄蕴兮内容列于篇首,以为先导,兼采诸家学有关专题论述于后,并附妇人、小儿法。现存初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99.htm

诀采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著作。三卷(即科溥集卷一-三)。清末王鸿骥编于1909年。作者将黄蕴兮内容列于篇首,以为先导,兼采诸家学有关专题论述于后,并附妇人、小儿法。现存初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51.htm

诀汇编说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著作。简称诀汇编。二卷。明·翟良纂,清·林起龙鉴定。刊于1667年。翟氏论颇能融会古说,强调使读者“明于”、“明于心”,以领会之真传。中分述诊脉指法,各形状、主病,从症、从、相类、相反、相兼等多方面内容,文字...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98.htm

诀汇编说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著作。简称诀汇编。二卷。明·翟良纂,清·林起龙鉴定。刊于1667年。翟氏论颇能融会古说,强调使读者“明于”、“明于心”,以领会之真传。中分述诊脉指法,各形状、主病,从症、从、相类、相反、相兼等多方面内容,文字...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50.htm

马王堆帛书十一灸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足臂十一灸经可能成书于春秋时期。中以“足”表示下肢,共有6条;以“臂”表示上肢,共有5条。 揭开针灸经络起源的神秘面纱的珍贵史料——十一灸经,就是这诸多珍稀文物中的一部分,它包括足臂十一灸经阴阳十一灸经两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0.html

神文-出自鲁迅诗集_【鲁迅全集】

...人喧呼兮入醉乡,谁荐君兮一觞。绝交阿堵兮尚剩残⑥,把酒大呼兮君临我居。湘旗兮芸舆,挈望兮驾蠹鱼⑦。寒泉兮菊菹,狂诵离骚兮为君娱。君之来兮毋徐徐,君友漆妃兮管城侯⑧。向笔海而啸傲兮,倚文冢以淹留。不妨导望而登仙兮,引蠹鱼之来游。俗丁...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66.html

汉书相关作品_史书_【文学360】

...出土的汉简、汉碑、秦汉铜器、漆器等古器物文字,秦汉印玺、封泥和瓦当等文字,以作新证,多所发明。其中对百官公卿表的发伏疏证,尤为精当。 此外,金少英的汉书食货志集释是研究汉代经济的重要参考书。岑仲勉的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则是研讨西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64.html

士材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名。明·李中梓(士材)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本丛书计有诊家正眼三卷、本草通玄二卷、病机沙篆二卷。诊家正眼系中医诊断学专着,主要论述学理论和临床运用,更以四言歌括分述了28之“体象”、“主病”、“兼”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008.htm

士材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名。明·李中梓(士材)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本丛书计有诊家正眼三卷、本草通玄二卷、病机沙篆二卷。诊家正眼系中医诊断学专着,主要论述学理论和临床运用,更以四言歌括分述了28之“体象”、“主病”、“兼”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31.htm

义简摩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学四种之一。八卷。清·周学海撰于1892年。作者阐述脉理,主张由博返约,执简驭繁。但又嫌濒湖脉学过于简略,于脉理无所发明,遂参阅脉经珍家枢要诊宗三昧等有关文献五、六十种,并结合个人心得撰成些...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62.htm

共找到482,2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