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1.生理因素 正常人的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饮浓茶、饮咖啡、吸烟、饮酒等,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 2.病理因素 (1)心力衰竭:尤其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心率常增快。 (2)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多数甲亢病人有窦性心动过速...
...数月乃至数年。有一组报告10例病例持续存在均超过4个月。婴幼儿发病者病程常进行性加重,治疗较为棘手。 5.无休止性心动过速与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动物试验表明经过3~5周连续快速心房刺激后,心脏可明显增大形成扩张型心肌病。继而发展为心力衰竭。 ...
...异位性病因和发病机制颇为复杂,至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 该病原因之一遗传性素质格外惹人注意,患者本人及其家族中成员对某些体内外物质的敏感性往往高于正常人。据统计表明:双亲皆有“异位性”表现者约70%后代也可呈“异位性”;若父母中仅一方见“...
...西医治疗 尖端扭转型室速是一种危急症,目前治疗手段多样,在积极治疗原发诱因基础上,积极采用药物复律十分重要。因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原因所致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发病机制有不同,治疗也存在差别,分别叙述如下。 1.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并尖端扭转...
...少见,鉴别困难。 (二)发病机制 各种病因使细胞膜离子通道功能障碍介导而致Q-T间期延长,其并发TDP常以长短顺序和间歇依赖性的形式起始。形成TDP的机制在于药物、电解质异常等因素的驱动下,内向电流增大,复极延迟,发生后除极特别是早期后除极...
...(一)治疗 1.药物治疗 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可选用,但疗效差。多数患者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仅能使异位房性心动过速减慢和(或)使房室传导阻滞增加,使心室率减慢。个别病例在应用洋地黄、普鲁卡因胺、奎尼丁或电击复律后房性心动过速可有短暂...
...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增大。入院诊断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曾用过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美托洛尔、胺碘酮等,用量不详),治疗无效。于1996年6月29日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
...(一)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大多发生在心脏病人中,可造成严重后果,增加病死率。需要采取治疗措施,立即终止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其治疗原则:①室性心动过速一旦发生,应立即终止发作。②消除诱因,注意低血钾,洋地黄药物的使用。③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纠正...
...心律失常的分类及产生机制:心律失常按其发生原因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1.激动形成失常 可分为两类:窦性心律失常及异位心律。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失常、游走心律及窦性静止。异位心律指激动发自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如...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鉴别:①前者发病以女性稍多,后者男性比女性患者高2倍;②心动过速的频率前者平均约为170次/min(160~180次/min多见),成年人仅少数超过200次/min,而后者偏快,多数有200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