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一线药物。 1988年至2006年5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阿昔洛韦的病例报告928份。阿昔洛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泌尿系统损害、肝功能损害、皮疹、过敏样反应等。其中有关...
...10月9~10日,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广东省药理学会举办“药品上市后风险管理高级培训班”,约有200名来自广东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高风险品种风险管理计划”推行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手段落后,以及审查不严造成具有这样毒副作用的药品,仍在市场上、流通供临床使用。今后,通过药物筛选工作,这些药品半逐步被淘汰。6.其他不良反应如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异性蛋白等。(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近年来,卫生部已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每百万人口平均病例报告数量达到八百四十九份。其中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一千零九份。报表来源的主体为医疗卫生机构,占报表总数的九成七,其余来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 此外,二00六年,北京还收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不良反应风险较高的品种开展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价研究。 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 据了解,近三年来我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长120%。而从2004年至2006年的数据显示,药物不良反应一般的有27818例,占到总数89%,...
...本报讯(记者袁立新)深圳2003年度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近日完成,全市78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全部参与,招标药品约占医院全年用药品种的90%,采购总额超过10亿元。这是深圳实行医院药品集中公开招标采购3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据了解,本次...
...不良反应实施监测管理的近9年时间里,尽管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逐年快速增长,但药品生产企业的报告比例却没有明显提高,一直在10%以内徘徊,而美国这个在60%以上。 “其实主流企业都愿意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形象,但若社会对于药品不良反应不能抱以正确和...
...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 主持人:我国在基层全面开展ADR监测工作已经四年了。但据了解,基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少、质量差的问题仍然很普遍,监测工作进展不是很理想。原因是什么? 谢永军:要说原因很多,如宣传力度不够,培训不到位,监管力量和机构设置不足...
...回避的事实,国家才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收集、监测、研究和评价来自医疗保健机构、个人和患者关于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并及时予以通报。 为什么说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呢?一是药物具有两重性。譬如抗癌药,一方面可以杀死癌细胞,发挥...
...病例、高危险人群、血糖异常的特征及临床使用建议,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强对加替沙星安全性研究及上市后不良反应的跟踪监测工作,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按规定及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部门报告。 通报介绍了阿昔洛韦引起急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