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滋补原则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而又多雨,由于暑热挟湿,常使脾胄受困,食欲不振。再加上气候炎热,使人多喜食生、冷、寒、凉之物,往往因食之太过,又伤脾胃。 夏季滋补与冬季滋补不同,一定要清淡,不可过于滋腻,否则极易伤胃。中三认为,山药、大枣具有健脾益气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598.html

暑天调神贵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燃烧,故夏季人的肝火较旺,容易动怒,动辄发脾气。 暑天调神贵在一个字。夏季天气热,这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人们除了要在生活起居等方面顺应自然,防暑降温以外,心静是抵御热浪的重要方法。民间早有心静自然凉的说法。《养生论》中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25.html

春季宜补_【中医宝典】

...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较快,不少人感到活得很累。所以,春季宜补。 按照传统医学理论,春季为少阳之时,肝木之气当令。所以,调节情志最重要的是制怒。因为,怒是七情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怒则伤肝。...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9.html

心神宜形体宜动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中养生保健认为应做到动与兼修,两者不可偏废。养心调神,以为主;形体保养,以动为主。动、两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做到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一、养生在动,但动要适度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965.html

其心可长寿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其心要精神专一、摒除杂念、心无妄用。《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惔虚无的摄生防病的思想,突出强调了志闲而少欲、清静养神的重要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指出则神藏,躁则消亡,强调人之心神宜,清静养神特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229.html

天灸贴药应分虚实_【中医宝典】

...小暑过后,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不远了。广州各医院纷纷开展了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为基础的天灸疗法,就是针对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的特点,据此选取有温经散寒、化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978.html

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脉为脉搏和缓平静,是与脉躁相对而言的。 【脉】 脉搏和缓平静,是与脉躁相对而言的。表示疾病好转或不会恶化。例如患者虽然有太阳病的发热,恶寒、头痛等症,但脉搏仍然和缓平静,不见弦数,说明病邪轻,不会深入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18.html

浅谈中医胎养中的道观_【中医宝典】

...中医养生保健文化中,妊娠期的保健尤有特色。所谓妊娠期保健,即古人所谓胎养学说。主要记载在历代妇科与儿科的书籍中,如《千金方》中称养胎,《产孕集》中称养孕,《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 [3]朱秀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43.html

动要适当 要得法_运动养生_【中医宝典】

...古人强调养生要善于习动,习动的关键就在于一定要掌握好动要适度。养生,又要善于习静。 谁都知道一句名言:生命在于运动。那么,怎样运动锻炼呢,是不是动得越多,身体就越好呢?关键就是:动要适当,要得法。 无论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480.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平静,与烦躁相对。《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则多言。②志意安闲,无欲无求。《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③平静、静止。与相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072.htm

共找到299,7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