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论语注释书籍研究_儒家_【文学360】

...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读者如果认为看了论语译注还有进一步研究必要,可以再看下列几种书: 1、论语注疏——即何晏集解、邢昺疏,在十三经注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多沿袭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可以参考,基本文文字出现于校勘...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20.html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_流行病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流行病学(analytical epi-demiology),所假设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人群中探找疾病发生条件和规律,验证所提出假说。主要有两种:①从疾病(结果)开始去探找原因(病因)方法叫病例对照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liuxingbingxue/948-3-3.html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_预防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提供线索。为了正确地描述分布,应有明确统一诊断标准、准确病例数及有关人口数字。二、分析性研究这是流行病学所假设病因或流行因素进行检验方法。它是探讨疾病发生条件规律,验证所提出假设。分析性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病例对照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yufangyixue/960-33-2.html

开展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思考_【中医宝典】

...研究淋巴管和组织通道。 二、气血津液循行规律 1.气血循行规律 气血在人体内运行,主要表现为卫气与营血流通情况。十二经脉分布于人体内外上下,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气血在十二经脉中的流注秩序呈“环周”式贯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76.html

前言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黄帝内经具有不可取代地位,中医学最基本、最重要思想均发端于这部两千多年前伟大经典,因此,黄帝内经灵枢素问研究,历代不乏其人。从文献学角度,用音韵、文字、训诂、注释等方法整理黄帝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0.html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与思路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模式识别研究基本息路是从色谱中提取反映样品间质量差异特征,通过模式识别法样品进行分类。该方法从样品化学成分总体差异入手去分析问题,能反映样品质量本质差异。这种方法可应用于许多制剂,如:乌鸡白凤丸评价。有人还将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应用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495.html

素问之“足”字考_【中医宝典】

...关键词:素问 足 足生大丁 痛风 文献研究 素问作为黄帝内经一部分,内容博大精深、文字古奥,参阅古今历代注家解释,有些问题依旧存在争议,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历代注家根据各自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93.html

黄帝内经简介_黄帝内经·素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也。”又素问·逆调论:“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黄帝内经这种形神统一观点我国古代哲学是有很大贡献。六、黄帝内经理论体系历代医家用分类法黄帝内经进行研究。其中分类最繁是杨上善,分做18 类;最简是沈又彭,分做4 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suwen/100-1-0.html

浅说学习和研究中医方式方法_【中医宝典】

...理论有深刻认识。 4** 中药疗效研究提高,我认为,首先应有本草经精神。即某药到底专攻何症?尤其25种主药要详细推求。要疗效达90%者才收录到我们自己“药典”,并且要有普遍性才好。只有疗效好,才能站住脚! 5** 方剂配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68.html

内经养生学贡献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丰富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生命认识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论述。 从而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理论基础。 1.生命起源及本质认识 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0.html

共找到1,092,6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