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著作。十四卷。清·汪琥撰于1680年。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辨注。在治法上,不泥守仲景成方,每篇之后选列自晋迄明历代治疗热病的效方与...
...孔臧为太常,坐南陵桥坏,衣冠道绝,免。 《续汉书》曰:太常卿,每祭祀,先奏其礼仪,及行事赏罚,天子每选试博士,奏其能否。 华峤《後汉书》曰:刘恺为太常,论议常引正大义,诸儒为之语曰:难经伉伉刘太常。 《东观汉记》曰:桓荣为太常,上幸太常府,...
...仲景『伤寒论』,篇篇可法,但成于汉末,传写多讹,错简亦复不少。如论中下利、呕逆,用十枣汤峻剂攻之。阳重衄血,以麻黄汤发之。发汗病解反恶寒,病解之中,多一「不」字。心下痞,按之濡,濡字之上少一「不」字之类。诸家遵经注解,不得不穿凿附会,致令...
...方合疹称,观《病源》屡言轸轸起,合之《素问》陇起之词自见。斑者点也,必有点子方合斑称,观《病源》斑烂云云自见。近世不正其名,遂至互讹,今则竞以疹为斑,以斑为疹,相沿既久,苟或正之,则反遭哗笑,以为大谬。然兹二病,虽皆有毒,而疹由于风,不由于温...
...伤寒著作。十六卷。清·周扬俊撰于1667年。周氏于《伤寒论》注家中,钦佩方有执和喻嘉言,遂以方氏《伤寒论条辨》、喻氏《尚论篇》两个注本为基础,加上他个人的见解,逐条予以注释,因名“三注”。从对《伤寒论》的注释和对仲景学术思想研究阐发的贡献...
...伤寒著作。十六卷。清·周扬俊撰于1667年。周氏于《伤寒论》注家中,钦佩方有执和喻嘉言,遂以方氏《伤寒论条辨》、喻氏《尚论篇》两个注本为基础,加上他个人的见解,逐条予以注释,因名“三注”。从对《伤寒论》的注释和对仲景学术思想研究阐发的贡献...
...伤寒著作。十卷,日本·山田正珍撰于1789年。作者据宋·高保衡、林忆的《伤寒论》校订本,广泛参阅古今《伤寒论》注本(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注本),予以辨析、选注、删繁、考订,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又依《玉函经》补充的1条,共409条。虽为集注...
...伤寒著作。十卷,日本·山田正珍撰于1789年。作者据宋·高保衡、林忆的《伤寒论》校订本,广泛参阅古今《伤寒论》注本(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注本),予以辨析、选注、删繁、考订,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又依《玉函经》补充的1条,共409条。虽为集注...
...伤寒著作。八卷。明·方有执撰。刊于1592年。方氏认为《伤寒论》一乱于王叔和的重编,再乱于成无己的注释,失去仲景原著伤寒兼杂病的完整性。遂予重新编注、考订,并调整了若干条原文的篇次,删去了《伤寒例》一篇,将太阳病纳为“风伤卫、寒伤营、风寒...
...伤寒著作。八卷。明·方有执撰。刊于1592年。方氏认为《伤寒论》一乱于王叔和的重编,再乱于成无己的注释,失去仲景原著伤寒兼杂病的完整性。遂予重新编注、考订,并调整了若干条原文的篇次,删去了《伤寒例》一篇,将太阳病纳为“风伤卫、寒伤营、风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