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指禅推法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推胸部膻中,乳根穴及腹部的上脘、中脘、天枢,气海穴。 2、分推法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以两拇指偏峰自膻中穴分推至两乳头内侧部。<<中老年人如何自我保养? 3、擦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用全掌自锁骨下横擦,由中府...
...定位:位于两手拇指桡侧爪甲角各1穴,及爪甲角处皮肤部各1穴。(也有认为本穴位于两手、足大拇指(趾)相并,于爪甲角根处,双手、足共4穴)主治病症:癫狂,胎痫,惊痫。备考:《太平圣惠方》:“秦丞祖灸狐魅神邪及癫狂病,……以并两手大拇指,用软丝...
...长六寸半,横骨横长六寸半。(毛际下骨曰横骨。)按、方剂:●此古数,以今用上下穴法参较,多有未合,宜从后胸腹折法为当。●两□之间,广六寸半。此当两股之中,横骨两头之处,俗名髀缝。●胸腹折法:·直寸以中行为之,自缺盆中天突穴起,至岐骨际上中庭穴...
...人体有二个长寿穴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长寿穴”:一个是“涌泉穴”,另一个是“足三里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盘壮骨之功效。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
...膻中穴主灸肺痈,咳嗽哮喘及气瘿,巨阙九种心疼病,痰饮吐水息贲宁。注:●膻中穴,主治喘哮,肺痈,咳嗽,气瘿等证。灸七壮,禁针。●巨阙穴,主治九种心痛、痰饮吐水、腹痛息贲等证。针三分,留七呼,灸七壮。□上脘奔豚与伏梁,中脘主治脾胃伤,兼治脾痛...
...上下点之(此是灸穴)。初灸七壮。累灸百壮,迨疮愈病未愈,根据前法复灸,故云累灸百壮。但当灸脊骨上两穴,切宜少灸,凡一交可灸三五壮,多灸恐人蜷背。灸此六穴,亦要灸足三里以泻火气为妙。经门四花 即崔氏四花穴。不灸脊上二穴,各开两傍共成六穴。上二穴...
...肩膊部左右二十六穴(图)肩井二穴.一名膊井.在肩上陷.(明堂此有 中二字.)缺盆上大骨前寸半.以三指按.当中指下陷中.甲乙经云、只可针五分.此膊井脉、足阳明之会.乃连入五脏气.若刺、则令人闷倒不识人.即速须三里下气.先补不泻.须臾平复如故...
...主的水液也。端,极点、尽头也。曲骨端名意指肾经吸热上行的水湿至此已到尽头。理同屈骨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受热后循肾经上传大赫穴及输散腹部各处。 〖功能作用〗清热除燥。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泻之或灸,热...
...大迎 经穴名。出《素问.气穴论》。别名髓孔。属足阳明胃经。在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布有面神经及颊神经,前方有面动、静脉通过。主治齿痛,颊肿,牙关紧闭,口㖞,及面神经麻痹,腮腺炎等。斜刺0.3-0.5寸,或沿皮刺...
...滑肉门穴 滑肉门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癫狂等。直刺0.8-1.2寸。艾炷灸3-...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