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五章:万道不离王道人道_道家_【文学360】

...,或者将它专属于某一种哲学派别。道的名称之外,尚有几个它同义的名词,老子又提出来说:“强为之名曰大”,因为它实在无量无边,太大了,所以也可叫做“大”;“大曰逝”,大也就是“逝”,“逝”是永远的向内外四面八方延伸发展,等于宇宙是无限的扩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8.html

道德经(老子在线阅读

...气致柔”、“涤除玄觉”,抱一处和等修养之道,更为道教守一、心齐、坐忘、服气、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所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道教引为仙学长生之宗源。“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发挥为内炼成真、道合一之哲学依据。 道德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1.html

老子第十六章:静的妙用_道家_【文学360】

...,八千多卷的道藏,根本离不开老子的六个字:“致虚极,守静笃。”“虚”差不多等于佛家的“空”,有些道家丹经上干脆也用空,那是唐、宋以后丹书受了佛家影响的原故。 以往的道家只有“清”“虚”两个字。“清”是形容那个境界,而“虚”则是象征那个...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0.html

老子第五章:风箱式的说话艺术_道家_【文学360】

...,于是误认为动态即是存在,而不承认返有还无的静态也是存在的另一表相。所以:“天地之间,其犹橐囗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囗”,是旧式农业社会用作鼓吹通气的工具,俗话叫做风箱。也就是淮南子本经所说的:“鼓橐吹捶,以销钢铁”的冶炼...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0.html

导论_老子集注

...。佛教认为“四大皆空”,“生即是苦”等等。等于是有些人注定要倒霉,而另外有些人则相反。等等。 ◆而道教或道家则从“相对”的观点,认为佛教所说的“苦”就是“乐”。当然作为“意识形态”的道教或道家思想,这里所要谈的老子存在根本的区别。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9.html

老子第十五章:动的哲学_道家_【文学360】

...,一定非溢出来不可。 大家千万注意老子的话,吉事怎样方得长久?有财富如何保持财富?有权利如何保持权利?这就要做到“不欲盈”。曾有一位朋友谈到人之求名,有名有姓就好了,不要再求了,再求也不过一个名,总共两个字或三个字,没有什么道理。 有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9.html

老子第三章:世上无如人欲险_道家_【文学360】

...”是什么?很明显的答案,“欲”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涵义。广义的“欲”,便是生命存在的动力,包括生存和生活的一切需要。狭义的“欲”,一般来说,都是指向男女两性的关系和饮食的需求。 例如代表儒家的孔子,在周易·序卦传便:“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4.html

老子第八章:水的人生艺术_道家_【文学360】

...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有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但在老子这一节的文言里,要注意它“几于道”的几字,并非若水的德性,便合于道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4.html

老子第二十三章:这自然不是那自然_道家_【文学360】

...菩萨。只是自然而然,有那么一个能力的存在,它就是“道”。 但需再重复一遍,老子所讲这个“自然”不是佛家所说的那个“自然”。前面已经过,道家这个“自然”,佛家的“法尔”相同——法尔如是。因为印度有一学派,称谓自然学派,佛学名之为“自然外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2.html

老子第二十章:知识是烦恼的根源_道家_【文学360】

...读书人的痛苦毛病。其实,“绝学无忧”真做到了,反能以一种清明客观的态度,深刻独到的见解,服务社会,利益社会。 接着,老子便谈道德最高修养的标准。:“唯之阿,相去几何?善之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唯”“阿”两字,是指我们...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7.html

共找到897,0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