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脾胃,性味辛温,散表邪而除表证,兼能解除暑邪,为夏令要药,鲜者尤佳。又治鼻渊,颇有良效。而辛香而不过散,温熙而不燥烈,故为临床常用药也。2.紫苏与藿香皆有发表和中的作用,紫苏长于散寒解表,且能安胎、解鱼蟹毒;藿香长于化湿醒脾,且能解暑、治鼻...

http://qihuangzhishu.com/69/201.htm

咳嗽_《医学摘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咳嗽提纲〕 欲知咳嗽所由生,外感内伤辨要清,寒热实虚全识定,立方对证始能精。二陈加苏叶杏仁贝母汤(证附) 外感如须温散时,二陈汤用却能医,再加杏贝兼苏叶,去湿除风治嗽。小青龙证 小柴胡证(二方俱见伤寒) 内停水饮郁难行,一感风寒嗽便生...

http://qihuangzhishu.com/648/416.htm

中医治疗化湿的中药材大全_【中医宝典】

... 虎咬癀 假茶辣(图) 假蒟果穗 假蒟子 姜味草 建神曲 鸡挂骨草 檵花根 金鸡尾 金老梅花 金荞麦 金银花子 麂肉 酒饼叶 橘白 咳嗽草 苦石莲 莱菔叶 辣蓼草 蓼实 六棱麻 龙眼核(图) 露兜竻蔃 罗勒(图) 马齿苋子 毛罗勒 毛血藤 ...

http://zhongyaocai360.com/zhuzhi/huashi.html

夏天湿困中焦按摩可助化湿_【中医宝典】

...在夏天,一些人会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恶心、大便稀溏、全身乏力、舌苔白腻等症状,中医认为这些症状属中焦湿困,治疗应从脾胃入手。根据中医经络腧穴的理论,按摩手足阳明经有清热健脾作用,足太阴脾经有化湿健脾作用,因此不妨自行按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278.html

紫苏风寒咳嗽食疗_中医食疗药食同源_【中医宝典】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為常见的症状,中医学一般将咳嗽分為外感风寒型咳嗽、外感风热型咳嗽以及肺燥型咳嗽等。对於风寒型咳嗽,可选择应用以下饮食疗法。 初起咳嗽痰稀或咳痰白黏,或兼有鼻塞流涕,或兼头痛,舌苔薄白。饮食吃辛温散寒或化痰止咳的食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4664.html

咳嗽_《明医杂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郁。滋之、润之、敛之,则治虚之法也。主方杏仁(去皮尖) 白茯苓(各一钱) 橘红(七分) 五味子 桔梗 甘草(炙,各五分)春多上升之气,润肺抑肝,加川芎、芍药、半夏各一钱,麦门冬、黄芩(炒)、知母各五分。春若伤风,咳嗽鼻流清涕,辛凉解散,...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azhe/680-6-4.html

食补美容夏令主旋律_【中医宝典】

...夏季酷热、湿度较大,美容保健饮食以解暑湿、去湿毒为主。吃得合理、美味就能保健康。 绿豆,古称“食中要物”、“济世之良谷”。富含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且性寒凉、有解百毒、退暑火之功。夏令常喝绿豆汤,可防治中暑、目赤、喉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484.html

益气解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学术语。又称补气解表。是对平素正气虚弱而患外感表证的治法。症见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咳嗽咯痰、鼻涕粘稠、胸膈痞满、脉弱无汗,处方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参苏饮、人参败毒散之类。...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478.htm

清胃化湿茶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茶饮保健》清胃化湿茶原料:厚朴1.5g、白术1.5g、天麻1g、半夏1.5g、茯苓2g、花茶5g。用法:用350ml水煎煮厚朴、白术、天麻、半夏、茯苓至水沸后,冲泡花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功能:健脾化湿,祛痰熄风。用途:脾胃湿困,清阳...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qingweihuashicha.html

辛温解表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使用药物性味辛温、发汗力强的方法治疗表证。本法适用于怕冷重而发热较轻、身体疼痛无汗的风寒表证,水肿早期上半身肿较显着,或兼怕风发热的风湿在表的骨节疼痛,外感风寒兼发哮喘等症。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出汗,辛温解表法慎用。通用的辛温解表方,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inwenjiebiao-2663.html

共找到109,2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