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藏象学说是主要借助以“象”测“藏 ”的司外揣内等方法,在研究人体各脏腑形态结构的基础上,以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联系为中心,结合研究脏腑与形、窍、志、液及外环境关系的学说。 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52.html

藏象的基本概念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藏象,主要是指内在脏腑与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也涉及内在脏腑的解剖形象及其通应的自然界的物象。 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53.html

经络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77.html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五行。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吴澄《吴文正公集·答人问性理》。一气分阴阳,阴阳生五行,阴阳五行均为气消息变化。二、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气、阴阳和五行,均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构成的哲学范畴,属于世界本原的物质...

http://qihuangzhishu.com/44/8.htm

中医经络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98.html

五行学说_【中医宝典】

...的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 1.相生规律: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助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5.html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素问 ·宝命全形论》,“天食人以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藏象论》)。人体的“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素问 ·生气通天论》等,正是通过“气”的中介。人仰赖于天地自然气的同时,也感受着天地日月各种信息,并在生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81.html

脏象小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笔者请教他为何在他主编的《中医各家学说》教材中关于基础理论首言脏腑学说,却只字未谈“藏象”。任应秋笑而未答我的问题,只是说:你去查查“古人”是怎么说的。我翻阅资料,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曰:“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张景岳《续注》也说“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425.html

藏象学说五脏-心(Z)_【中医宝典】

...心脏,为心屏障,所以中医学认为邪气伤心时,必首先伤害心包。故温病学中,将外感温热病中因热邪引起的神志昏迷、谵语等神志症状称为"热入心包"、"痰蒙心窍"。这些症状实际上是心脏的疾病。因此,一般认为心包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它是附属于心脏的。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00.html

脉象及其相关的藏象,都不实指体内的实体脏器_【中医宝典】

...中医藏象理论中的肝肺,是可以和脉象联系起来的藏象,而不是具体的肝肺实体——肝肺实体,怎么可以有脉象? 中医藏象理论中的肝、肺,是应于春、秋的藏象,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而不是并存于体内的脏体——诊得肝脉,就是对肺脉的否定,藏象中的肝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9.html

共找到604,1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