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及基本内容_【中医宝典】

...,没有上,无所谓下;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无所谓寒;没有寒,也无所谓热。阴阳两方面都是这样,阴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双另方为存在条件。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又称为“互根”。 3、阴阳的消长转化:阴阳消长,是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66.html

五行学说_【中医宝典】

...的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 1.相生规律: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助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5.html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_【中医宝典】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对立是指阴阳作为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如春夏阳气上升且盛,抑制了寒凉气,因而春夏温热;秋冬阴气上升且盛,抑的制了温热气,因而秋冬寒冷。 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9.html

藏象学说简述_【中医宝典】

...与牌:木克土关系,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为气血生化源,肝主流泄与脾主运化相互影响,肝脏生血的生成贮藏运行方面密切相关。 9肝与肾:水生木,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关系;肝主疏地与肾主藏精相互制约。肝肾阴阳相互影响。 10脾与肾:土克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5.html

体质学说与养生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综合反映。因此,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但体质可以包括气质,气质不等于体质。二、体质学说与养生的关系人们对体质的研究由来已久。在国外,到目前为止,已有三十多种体质类型学说。古罗马医生盖伦公元30~200年在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18-1.html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_【中医宝典】

...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腑;以五脏为中心,腑,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五脏,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2.html

气血精津液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气血精津液学说是关于人体生命物质的产主、分布、形态、运行及其机能等的中医生理学说。这学说发端于春秋,形成于战国。集中地体现在《内经》书中。《内经》把人体内的一切精微物质统称为“气”。进而又把“气”区分为性质各异的六种。分别称之为“精”...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9.htm

养生:阴阳古法为你带来新美丽_【中医宝典】

...,阳气十分旺盛,因而中医称此时的人体为“纯阳体”,即便是作为阴性体的女性,体内的阳性激素水平也可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再加上受遗传、营养、精神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青春期时期最容易导致阴阳气失去平衡。 这时部分青春期女性,由于体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345.html

脏象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若夫八尺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其死可解剖而视。其脏坚脆、腑大小,谷之多少,脉长短,血清浊,气多少……皆有大数。”《灵枢·肠胃》对人体消化道的各个部分,包括唇、口、舌、咽、胃、回肠即小肠、广肠即大肠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8.htm

怎样认识阴阳五行学说_【中医宝典】

...怎样认识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与五行,最初都是种生活概念,它是唯物的,在历史上起了反神权、反迷信思想的进步作用,祖国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承认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而且事物内部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70.html

共找到675,4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