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铭_一、多环节多途径调摄冲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陆师治病强调“治外必本诸内”,主张治病求本,防病既变,对乳房疾病的治疗经验尤为丰富。陆师提出冲任失调而致乳癖。以调摄冲任为根本大法,认为补肾温阳疏肝活血,养血和营皆可以调冲任,突破了以往单一的从“气”而治的观念,强调临证当辨冲任与肝肾,...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7-1.html

四时脉诊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名曰逆四时”,见《素问》卷六第十九《玉机真脏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经脉》第一下篇。自“黄帝问于岐伯曰:脉其四时”至“持脉之大法也”,见《素问》卷五第十七《脉要精微论篇》,《甲乙》同上。又自“是故阴盛则梦涉大水”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5-3.html

四时用药例_序例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四时用药例李时珍曰︰《经》云︰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又曰︰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人参、白术、苍术、黄柏之类,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sishiyongyaoli.html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论_【中医宝典】

...系统的养生理论,成为中医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养护生命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四时养生、情志调摄、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按摩导引养生等等,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四时养生、调摄情志,以及治未病。 四时养生即顺应自然的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409.html

中医时间观与养生_【中医宝典】

...中医预防疾病的重点是养生,又称为养性、摄生、治未病。预防的目的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防病延年。养生的内容很多,如饮食、起居、情志、练功等。但都必须要“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使人体生理节律彼此协调,并与外环境的节律同步。《四时调摄笺》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270.html

《摄生消息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养生学著作。一卷。元·丘处机撰。本书既有道家观点,又有儒家论述。书中据《内经》养生意旨,结合个人心得,针对春、夏、秋、冬四时的防病调摄原则与方法等分别作了简要的论述,尤偏重于老年养生。现有《丛书集成》、《学海类编选录养生类九种》、《道藏...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31.htm

《摄生消息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养生学著作。一卷。元·丘处机撰。本书既有道家观点,又有儒家论述。书中据《内经》养生意旨,结合个人心得,针对春、夏、秋、冬四时的防病调摄原则与方法等分别作了简要的论述,尤偏重于老年养生。现有《丛书集成》、《学海类编选录养生类九种》、《道藏...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73.htm

调摄之要元精主之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纳气交和水火养其精。精全角固,外邪不侵,神气不离则寿矣。此调摄之要也,仙佛之道,亦由此进。呜呼深哉!(《柏斋三书》)...

http://qihuangzhishu.com/336/73.htm

脉合四时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象随着四时气候而相应变化的生理现象,或称“脉应四时”。人体在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相应改变。同时,身体各部脉搏也有一些变化,春夏颈动脉的人迎脉稍强些,寸口脉稍弱些;...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068.htm

四时》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八_儒家_【文学360】

...1、四时:所以名为岁何?岁者,遂也。三百六十六日一周天,万物毕死,故为一岁也。《尚书》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2、四时:春夏秋冬。时者,期也,阴阳消息之期也。四时天异名何?天尊各据其盛者为名也。春秋物变盛,冬夏气...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45.html

共找到14,9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