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的报告质量不断提高,推进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向农村稳步推进。三是积极探索、创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积极探索建立上市后药品的再评价制度。 据悉,2006年全年福建省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7328份,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85%...
...什么是医疗器械风险?如何控制其风险?日前,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研究员孟刚。 记者:作为国内医疗器械可靠性研究方面的专家,您是如何看待医疗器械风险评估的? 孟刚:目前,医疗器械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保健...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药物滥用监测与评价、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处理的技术咨询机构,由60名左右在药学、临床、医疗器械、精神卫生等方面专家组成;其主要任务是: (一)应邀研究、评价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在上海等地部分白血病在鞘内使用了注射用甲氨蝶呤、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后,发生下肢无力、尿潴留等不良事件。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决定暂停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联制药厂生产的...
...中新网1月28日电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人大代表、副市长陆昊27日透露,今年北京市将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的快速反应机制。 在谈到政府会怎样对药品进行监管,公众如何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的消息时,陆昊副市长很肯定地说:“一旦发现药品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研究的老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 他介绍说,我国虽然制药厂家众多,但98%的化学药品是仿制的。这些仿制药品大多在国外上市多年,有什么不良反应基本由原研制厂家收集发布,信息可以通过国际网络很快共享。该修改药品说明书、该在说明书中增加什么样...
...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与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同开展的热毒宁注射液万例ADR临床监测已于近日顺利完成。通过为期1年的工作,本次ADR临床监测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不仅全面考察了热毒宁注射液在上市后大规模人群使用时的...
...平均病例数243份,位列全省第一。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报告的不良反应病例中,患者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不足1岁;有3名患者死亡,4名患者出现后遗症;由中药、中成药引发的达126例;有381例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 药学专家称,任何药品,即便...
...继北京、天津之后,中西部首家“生命银行”——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有望在年内通过国家卫生部的验收,成为国内第三家获得合法执业资格的脐血干细胞库。 据了解,四川脐血干细胞库成立于1999年,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惟一的一家集脐带血采集、制备、冻...
...起患者死亡病例有关。记者从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获悉,本市曾接到此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出血问题。 美国FDA指出,芬太尼只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慢性疼痛患者,如癌症患者等,但在临床使用中,已经发现多起不当使用芬太尼并导致死亡的病例,其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