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十八。清·吴仪洛撰。刊于1757年。作者认为汪昂“不临症而专信前人,杂揉诸说,无所折衷,未免有承误之失”,故将汪氏本草备要重新修订,保留其合理部分,增改其不足。并补充了一些本草纲目所未收载的药物,故名本草。全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66.htm

历代诸家本草_序例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郎中秘阁校理林亿等,同诸医官重修本草补八十二种,新定一十七种,通计一千八十二条,谓之嘉补注本草,共二十。其书虽有校,无大发明。其序略云︰神农本草经,药止三百六十五种。至陶隐居又进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五种,因而注释,...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lidaizhujiabencao.html

乌敛莓_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味酸苦,寒,无毒。主风毒热肿,游丹,蛇伤,捣敷并饮汁。蔓生,叶似白蔹,生平泽。(附)十一味苦,寒,有小毒。主热KT 烦满,不能食。生捣汁,服三、四合,多则令人吐。叶似酸浆而狭长,花黄白色,一名火 ,田野皆识之。(附)...

http://qihuangzhishu.com/223/445.htm

鸢尾_本草经集注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味苦,平,有毒。主治蛊毒,邪气,鬼疰诸毒,破症瘕积聚,大水,下三虫。治头眩,杀鬼魅。一名乌园。生九嶷山谷,五月 。方家皆云,是夜干苗,无鸢尾之名,主治亦异,此当别一种物。方亦有用,鸢头者即应是其根,治体相似,而本草不显之。(敦煌本...

http://qihuangzhishu.com/222/304.htm

十一(十五则)_容斋续笔

...汝之义,前人未尝用,最为古雅。按唐登科记,会昌四年及第进士有孙玉汝。李景让为御史大夫,劾罢侍御史孙玉汝。会稽大庆寺碑,咸通十一年所立,云衢州刺史孙玉汝记。荣王宗绰书目,有南北史选练十八,云孙玉汝撰。盖其人也。 唐人避讳 唐人避...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623.html

白瓜子_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别录云∶甘瓜子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最为肠胃脾内痈要药。本草以为冬瓜,但用蒂,不云子也。今肠痈汤中用之。俗人或用冬瓜子,非也。又案诸本草单云瓜子或云甘瓜子,今此本误作白字,当改从甘也。...

http://qihuangzhishu.com/223/735.htm

补注所引书传_证类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补注本草所引书传∶内医书十六家,援据最多。今取撰人名氏,及略述义例,附于末开宝详定本草∶(开宝六年,诏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张素、王、吴复圭、王光 、陈昭遇、安自良等九人,详校诸本,仍取陈藏器拾遗诸书相参,颇有...

http://qihuangzhishu.com/471/13.htm

二百五·经籍考三十二_文献通考

...颇为详。 ※姑孰志 陈氏曰:教授长乐林桷子长撰。太守杨愿原仲也。时淳熙五年。 ※新安志 陈氏曰:通判赣州郡人罗愿撰。时淳熙二年,太守则赵不悔也。 ※秋浦志 陈氏曰:太守南昌胡兆,乾道八年修。 ※秋浦十六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104.html

马芹子_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味甘、辛,温,无毒。主心腹胀满,下气,消食,调味用之,香似橘皮,而无苦味。生水泽旁,苗似鬼针、 菜等,花青白色;子黄黑色,似防风子。(附)十八【菜下】味甘,寒,无毒。主消渴,热痹。性寒,又云冷,补,下气,杂鲤鱼作羹,亦逐水。而性滑,...

http://qihuangzhishu.com/223/766.htm

在线阅读

...一、内容 是刘向(公元前79-前8)收集或编写的一部著名的道德说教性的轶事和历史传说的汇编。通行本共有166个条目,分为10。人们还从其他资料中收集到59个条目的佚文。该书的绝大部分条目都是对早期哲学或历史著作中的材料摘录后加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086.html

共找到546,0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