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早晏法_《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可以.不必以平旦为拘也.于此又知前圣决死生之分.不专于.必须察色观形.以此相参伍也.今世专尚诊脉.而不复问其余.不知前圣垂训之意也.故表而出之.示警后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腑六腑死生吉凶之候者.然.寸口之大会.手太阴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9-1.html

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医宗金鉴》则以左寸候心、膻中,右寸候肺、胸,左关候肝、胆、膈,右关候脾胃,两尺候两肾,左尺配小肠、膀胱,右尺配大肠,又以三部分候三焦。 关于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三种。 遍诊法 遍诊法,即《素问》三部九候诊法。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3.html

诊脉方法_【中医宝典】

...,也不会流传到今天。 我所接触第一位老师,诊脉就很好,每当病人来时,总是能很明确诊断病情,当时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脉学好,每当他说出病情时,我就想患者应该什么脉象,有机会,我就试试,闲时我就看书,中医诊断大全,诀,然这样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3.html

切诊之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切按脉体,布指疏密,应根据病人手臂长短而调整。诊脉时用指力轻切在皮肤上称为举,即浮取或轻取;用力不轻不重称为寻,即中取;用重力切按筋饬骨间称为按,即沉取或重取。如此分三部,每部有轻、中、重取三法,共称三部九候。时,医生以正常一呼一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38.html

冲击(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舌形成了二次冲击,这二次冲击,随着二次舌发展高潮而来。第一次冲击是从《金镜录》出现开始,《金镜录》抛弃中医传统诊法,即,专以舌辨证。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舌形成了二次冲击,这二次冲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4.html

周仲瑛_四合参之 问诊 切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在实践中加深体会,逐步提升辨识有病之能力。不能轻率地认为诊脉为问诊提供时间一种形式。持上述认识者,关键在于陷入诊脉不能辨病误区,没有把辨证作为立足点。如换位思考,浮沉迟数,对证表里寒热不是昭然若揭吗?另一方面,诊脉辨病也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2.html

诊脉有方法和注意事项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尺则微提食指和中指。临床上总按、单按常配合使用,这样对比诊脉方法,颇为实用。单按分候寸口三部,以察病在何经何脏,总按以审五脏六腑病变。小儿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因小儿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关尺。4。举按寻这...

http://qihuangzhishu.com/92/26.htm

三根手指辨健康——中医奥秘_【中医宝典】

...”之一,从脉象出发了解病情,经过长期医学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毋庸置疑科学性。但不能盲目夸大其作用,悬丝诊脉、摸断命运之说不可信。在临床诊断中,四合一、病证合参、整体审察才能准确地判断病情,辨证施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9.html

总论_《古今名医汇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阳着为十,以浮、数、动、滑、大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而察阴阳之法,又莫过于此。于是诊脉之精,至此大备。何以言之?人之先天本于阴阳,而阴阳复生于胃气,惟谷神兴而营气足,故行焉。中涵先天四时五脏之正,而养于胃气,以微见其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mingyihuicui/631-6-14.html

阴道炎治疗误区主要什么_【妇科宝典】

...耐药性产生和病情反复。 以上对阴道炎治疗误区做出分析,专家指出为了保证大家安全和健康,我们一定要积极到正规医院治疗这种疾病,以最大新都保证大家安全和健康。 ...

http://jb39.com/fk/25566.html

共找到954,1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