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教育思想_墨家_【文学360】

...成像”的实验,《墨子·经说下》指出:“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这一原理也为近代光学所证明。 墨子教育内容论中还包括“辩乎言谈”方面的训练,即思维方法的教育,目的在于锻炼论辩能力。首先,墨家认为人的言谈是否正确,需要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821.html

林则徐教育往事

...入塾中,抱在膝上,一同听。 林宾日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教书先生,教育态度暨讲究又开明。他不只重追求学问,还注重品格修养;不求死背,不求体罚,循循善诱,让学生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他教了五十年书当中,中举或考上进士的多达数十人,最杰出的还是...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133.html

近代京城四大名医_【中医宝典】

...北京是一座古城,元朝以后医学得到较快发展,名医辈出。晚清至民国,北京曾出现被群众称誉的“四大名医”。 萧龙友(公元1864-1962年)为前清拔贡。精通文史,以文为医,文并茂;善读书,多批校。曾与孔伯华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培育国医人才。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51.html

官方教育--南北朝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南北朝刘宋时,秦承祖在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奏请朝廷设置学校,开创了我国学校式医学教育之先河。 官方教育主要是以宫廷教育为主,也涉及到地方。隋唐设太医署,其主管官员为太医署令;宋朝有医官院,金元始改名为太医院,其长官为提点;元代也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16.html

官方教育--明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明代的针灸医学发展较快,明代政府相当重视针灸医学教育。 机构设置 明代的针灸医学发展较快,明代政府相当重视针灸医学教育。明承袭元制,设立专门的教育与管理机构,中央有太医院,各府、州、县设置医学,促进了针灸医学教育及政管理,明太医院中仍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15.html

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卫生署,隶属于内政部,内设总务、政、保健三科。1932年9月,全国经济委员会设中央卫生设施实验处,负责创设各项卫生事业的实验与研究,为全国最高卫生技术机构。内政部与教育部还合设医学、助产、护士教育委员会,教育部设有卫生教育设计委员会,规划...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4.html

善待幼儿的逆反心理_心理健康_亲子教育_【中医宝典】

...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不恰当,可能加剧逆反心理的现象,诸如: 1.家长式的教育方式: 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管教孩子时往往是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要孩子这学那,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不想,父母就摆出一副长辈的架势,于是容易产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4148.html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_诗人_【文学360】

...,暮实而归,觉平日就师十年,不如从公之一日也。”王安石的著述很多,其中《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原教》、《伤仲永》、《慈溪县记》、《虔州学记》等,都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 王安石在文化教育改革方面的成就。 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任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139.html

求中医持续发展 重人才师承教育_【中医宝典】

...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中,师承式的授业传术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从相传中雷公师承黄帝,歧伯师承僦贷季,到李杲师承张元素、朱丹溪师承罗知悌,中医的理论也就在这一脉相承、学派纷呈又相辅相融中得到了不断推进和发展,一代又一代名医在师承教育中脱颖而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400.html

内容提要_《止园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罗止园(1879一1953)名文杰,字亦才,又号末若。山东德州人。近代医学家、画家。幼习儒,兼好医学、绘画。1907年中医宫考试合格,录为北洋陆军第五镇军医,后曾任军政职务。1926年退隐后定居北京,以行医、鬻画为生。学医初受业子章丘...

http://qihuangzhishu.com/129/2.htm

共找到89,5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