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中医学_【中医宝典】

...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传诵千古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范仲淹(989-1052),不仅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而且对医学也很有见地,曾有过“不为良相,愿为名医”的名言。在他之后的数百年中,有些人弃从医,颇有受到他这句名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95.html

朝鲜李朝医女制度朝鲜的医疗机关_民族中医朝医_【中医宝典】

...的贱婢〕,到医术稍进步才复职为医女。医女茶母都是官婢,同属贱民阶级。所有医女一年有两次米粮俸禄。茶母就没有了。 医女接受医学教育前,需先修读《千字文》及《孝经》,再者因要济世救人,品德必须高尚,因此需熟读四书,之后才学习看病助产把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83.html

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实际上已举办了学校,但其设置规模制度等因缺文献记述而欠明确,隋统一全国后,在前代基础上,先后建立完善了太医署,其它医学教育部分,分为医学教育药学教育,医学教育设四个科系,医学系之编制有博士2人,助教2人,医师200人,医学生120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45.htm

南京政府时期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医学教育体制与管理制度南京政府成立后,1928年教育部曾委派一个委员会研究医学教育问题,该委员会曾拟定了一份关于今后10年的医学教育规划,其主要内容谈到应设立两种类型的教育机构,即医学院医学专科学校。前者培养较高级的医务工作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7.htm

医事纷扰_【中医宝典】

...学术缺陷与不足,对它进行增修补充,指正书中的缺陷,弥补不足,纠正缪误。从而,形成了务实的“永嘉派”,王硕堪称为派的中心人物。陈氏的另一位学生孙志宁,也是南宋时温州名医,编著了《增修易简方》。他广泛地补充完善了《易简方》的内容,添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04.html

医事纷扰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学术缺陷与不足,对它进行增修补充,指正书中的缺陷,弥补不足,纠正缪误。从而,形成了务实的“永嘉派”,王硕堪称为派的中心人物。陈氏的另一位学生孙志宁,也是南宋时温州名医,编著了《增修易简方》。他广泛地补充完善了《易简方》的内容,添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49.html

官方教育--明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明代的针灸医学发展较快,明代政府相当重视针灸医学教育。 机构设置 明代的针灸医学发展较快,明代政府相当重视针灸医学教育。明承袭元制,设立专门的教育与管理机构,中央有太医院,各府县设置医学,促进了针灸医学教育管理,明太医院中仍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15.html

第五章第五节医疗制度医疗机构的建立_【中医宝典】

...长",成为医药世家。说明在起义部队中,有不少壮汉医生,并已设立了医疗制度。这方面有关文献缺乏记载,尚待进一步考证。据有关史料记载,起义首领侬智高的母亲阿侬是一位医术颇精的女壮医,擅长骨伤科,阿侬随起义军把壮医医术传播到云南。 明清时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13.html

清末时期的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911~1927)我国没有完善的医学教育系统,在华教会设立的学校由各教会系统所管辖,不受北洋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与管辖。这一时期颁布了医学教育的学制章程等,主要是抄袭国外尤其是日本的学制,同时加入了中国体制的内容,规定了修业年限...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5.htm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edict] 先王之。——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袁有守多惠政。——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刑(政令刑罚);典(政策制度);条(政令);政道(施政的方略) 官长;主事者 [official] 诸侯。——《墨子·非命上》...

http://hanwen360.com/x/653F.html

共找到974,7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